滨湖地区为了防止湖水侵入而筑的堤:圩垸工程。
(一)、四围筑堤,以防止高水位的堤外水侵入的低洼农田。
长江 下游称为圩,中游称为垸,统称圩垸。 清 魏源 《湖北堤防议》:“ 元 明 以还,海堰尽占为田,穴口止存其二,隄防夹南北岸数百里,而下游之 洞庭 ,又多佔为圩垸,容水之地尽化为阻水之区。”
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
【圩的意思】:圩 wéi(ㄨㄟˊ) (一)、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垸。圩子。筑圩。(二)、有圩围住的地区 详情>
【垸的意思】:垸 yuàn(ㄩㄢˋ) (一)、中国湖南、湖北两省在湖泊地带挡水的堤圩,亦指堤所围住的地区:垸子。堤 详情>
• 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
• 在移民已迁出的圩垸内,要大力进行植树造林。
• 洞庭湖区情况相似,明代有圩垸一二百处,到民国时期已增加到一千多处。
• 由于洪水来势猛,有部分圩垸溃决,其中安乡县安造垸溃决进水,使数万群众受灾。
• 洞庭湖地区由于泥沙淤积,排洪出路不畅,现有湖区堤防虽不断加高,但圩垸防洪能力仍然较低。
• 孝云太后自动要求搬到圩垸的行宫长阳殿去住,那里离皇家园陵很近,她可以与自己的亡夫常相伴。
• 要切实加强退水阶段干流和重要支流、圩垸堤防,以及沿江闸坝等工程的巡查防守,保证滁河重要堤圩防洪安全。
• 定义:利用湖泊洼地修建堤圩或利用原有圩垸在河湖洪水超过某一标准时,用以有计划地分泄超额洪水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