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赠送礼品时用钱来代替。
(一)、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
《明史·食货志三》:“水次折乾,沿途侵盗,妄称水火,至有凿船自沉者。”
(二)、谓以钱代替实物。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规讽》:“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 赵佩如 常宝堃 《新灯谜》:“乙:咱赌一盒烟卷。甲:烟卷还得去买,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
(三)、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
《明史·兵志二》:“折乾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则召募以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抗疏》:“凡官吏,恣婪索,尽无遗。綵缎金花以及折乾等礼似山堆,敲剥灾民,抛妻卖儿。”
折干,拼音shé qián,类别古文,词目折干。
【折的意思】:折 zhē(ㄓㄜ) (一)、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详情>
【干的意思】:干(乾) gān(ㄍㄢ) (一)、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二 详情>
• 冬七折干率没着七高。
• 不考虑折干后粗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
• 甲:烟卷还得去买,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
• 一声震响,铁屋外的树木纷纷断枝折干,沙尘飞天。
• 适时刨收,加工易脱皮、干的快、商品色白粉性足、折干率高。
• 听说盐折干草,供雄、易二州饲用,由宝坻盐货之家折征,和顾和买。
• 他会极尽所能,想如何抽身而退,如何分手不费周折,干净利落别拖泥带水。
• 如攒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得,无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