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司面前)花言巧语地说第三者的坏话。佞(nìng):谄媚。
(一)、谗邪奸佞之人。
《晏子春秋·谏上八》:“ 景公 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七国春秋平话》卷中:“汝放逐贤良,听信谗佞,不理朝纲,淫乱声色。”《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传》:“请上擢直臣,近忠良,絶谗佞,行黜陟之典,使诸臣知激劝。”
(二)、谗邪奸佞之言。
《敦煌曲·普劝四众依教修行·黄昏戍一》:“百般谗佞耳边来,冤恨且为含容取。”
(三)、谗邪奸佞。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下》:“説得谗佞之人直是这样无权。”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谗佞贪浊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
谗佞,指谗邪奸佞之人;谗邪奸佞之言。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八》:“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
slanders and ingratiates
【谗的意思】:谗(讒) chán(ㄔㄢˊ) (一)、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谗言。谗害。谗佞。进谗。信谗。 详情>
【佞的意思】:佞 nìng(ㄋ一ㄥˋ) (一)、有才智,旧时谦称:不佞。(二)、善辩,巧言谄媚:佞人(有口才而不正 详情>
• 比喻谗佞壅蔽天子。
• 夫谗佞之徒,国之蟊贼也。
• 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
• 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狂。
• 缓之则起觊觎之心,来谗佞之言。
•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
• 谗佞专权,屈害忠良,深可悯念。
• 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