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前一朝代做了官,投降后一朝代又做官的人。
(一)、在前一朝代做官,投降后一朝代之后又做官的人。
清 朱珪 《恭庆皇上御极六十年万寿文》:“赐胜朝守节之諡,以显忠也;贰臣有传,以励贞也。” 蔡锷 《讨袁通电》:“岂其心悦诚服,甘作贰臣,狂走中风,殉兹戎首。”后泛指叛逆者。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
“贰臣”,指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后泛指叛逆者。“贰”意为“变节、背叛”。 一仆二主的贰、说一不二的贰。“贰,两属也。”
turncoat official
【贰的意思】:贰(貳) èr(ㄦˋ) (一)、“二”的大写。(二)、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详情>
【臣的意思】:臣 chén(ㄔㄣˊ) (一)、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二)、官吏 详情>
• 纯皇帝御定贰臣传,名在首列。
• 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
• 他坚贞不屈,不为利诱,誓不做贰臣。
• 我怎么会投降清廷,做贰臣贼子,遭千古唾弃。
• 吴三桂是明朝的叛将,清朝的贰臣,名声很坏。
• 他出仕两朝,迫不得已;身为贰臣,大节已亏。
•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 施琅是明之贰臣而非英雄,两度降清,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