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辔 [ ān pèi ]
鞍子和驾驭牲口的嚼子、缰绳。
鞍韂 [ ān chàn ]
指马鞍子和马鞍子下面的垫子。韂(chàn)。
鞍鞯 [ ān jiān ]
鞍韂。
鞍子 [ ān zi ]
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加棉垫制成。
尘鞍 [ chén ān ]
落满尘土的马鞍。亦代指车马。
象鞍 [ xiàng ān ]
指放在大象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加棉垫制成。
鞍车 [ ān chē ]
马车。
跨鞍 [ kuà ān ]
(一)、骑马。(二)、古代婚娶时俗礼之一。
狨鞍 [ róng ān ]
有狨鞯的马鞍。以指重臣。宋 侯寘《阮郎归·为张丞寿》词:“狨鞍长傍九重城,年年双鬢青。”
云鞍 [ yún ān ]
指马。
释鞍 [ shì ān ]
(一)、亦作“释鞌”。谓舍马不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释鞍就穴直上,可百餘仞,石路逶迆,劣通…
鞴鞍 [ bèi ān ]
基本意思为马鞍和车马上的饰物。
鞍屉 [ ān tì ]
(一)、亦作“鞍屉”。马鞍。(二)、见“鞍屉”。
征鞍 [ zhēng ān ]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发鞍 [ fā ān ]
亦作“发鞌”。卸下马鞍。指停止打仗。
鞍镫 [ ān dèng ]
套在骡马上用于坐与踩的器具。
银鞍 [ yín ān ]
(一)、银饰的马鞍。(二)、代指骏马。
蝶鞍 [ dié ān ]
垂体窝和鞍背的合称。
鞍鼻 [ ān bí ]
鼻部畸形的一种,鼻梁中间凹陷,由鼻部外伤、梅毒、结核等引起。
解鞍 [ jiě ān ]
解下马鞍。表示停驻。
鞍帕 [ ān pà ]
覆盖在鞍子上的帕巾。
鞍形 [ ān xíng ]
马鞍形,即上部呈凹面的轮廓。
鞍鞴 [ ān bèi ]
马鞍和车马上的饰物。
鞍甲 [ ān jiǎ ]
马鞍和铠甲。借指征战生涯。
玉鞍 [ yù ān ]
(一)、形容华丽的马鞍。(二)、喻优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