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併 [ huǒ bìng ]
同夥决裂后,互相残杀或吞并。《水浒传.第一九回》:「小生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
抄事 [ chāo shì ]
专事抄写的胥吏。《水浒传》第三七回:“此人既是县吏出身,着他本营抄事房做个抄事。”
放囊 [ fàng náng ]
指在赌场上放债。《水浒传》第一○四回:“原来赢不多,赢的都被把梢的、放囊的拈了头儿去。”
星主 [ xīng zhǔ ]
旧谓品德行为等异于常人的人系上界重要星宿转世,因称其为星主,如《水浒传》中的 梁山 首领 宋江 等。《水浒传》第四二…
棹舡 [ zhào chuán ]
装有桨的船。《水浒传》第十九回:“ 阮小二 选两隻棹舡,把娘和老小,家中财赋,都装下舡里。”
全付 [ quán fù ]
犹全身也。《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是夜虽无夜禁,各门头目军士,全付披挂,都是戎装帽带。」
但得 [ dàn dé ]
只要。《水浒传.第二四回》:「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这条计几时可行?」也作「便得」。
治押 [ zhì yā ]
压制。《水浒传》第七四回:“众人乱喝打时,那二三十徒弟抢入献臺来,知州那里治押得住。”
夹壮 [ jiā zhuàng ]
犹粗壮。《水浒传》第七三回:“那为头的,生的矮小,黑瘦面皮。第二个夹壮身材,短鬚大眼。”
扎掂 [ zhā diān ]
装束;准备。《水浒传》第八三回:“﹝ 阿里奇 ﹞传令教番兵扎掂已了,来日出 密云县 ,与 宋江 交锋。”
倍费 [ bèi fèi ]
赔贴费用。倍,同“ 赔 ”。《水浒传》第五一回:“ 朱仝 囊篋又有,只要本官见喜,小衙内面上儘自倍费。”
乞嚯 [ qǐ huò ]
吃喝。《水浒传》第二一回:“ 黑三 那厮乞嚯不尽,忘了鸞带在这里,老娘且捉了,把来与 张三 繫。”
铜鍊 [ tóng liàn ]
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水浒传》第十四回:“一个人掣两条铜鍊,叫道:‘你们两箇好汉,…
简认 [ jiǎn rèn ]
检查辨认。《水浒传》第一○三回:“众人在营后墙外照着血污衣服,细细简认,件件都是 王庆 的。”
救灭 [ jiù miè ]
扑灭。《水浒传》第八四回:“ 宋江 引大队军马,入 蓟州 城来。便传下将令,先教救灭了四边风火。”
铜炼 [ tóng liàn ]
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水浒传》第十四回:“一个人掣两条铜鍊,叫道:‘你们两箇好汉,…
干娘 [ gān niáng ]
(一)、尊称老年妇女干娘,你且来。我问你,间壁这个雌儿是谁的老小?——《水浒传》(二)、指义母。
梢棒 [ shāo bàng ]
巡逻、防身的棍棒。《水浒传.第二三回》:「这武松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也作「哨棒」、「稍棒」。
搬移 [ bān yí ]
同“搬迁”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mdas…
刬车 [ chǎn chē ]
装在船上用以撞击敌船的器械。《水浒传》第八十回:“船面上竖立弩楼,另造剗车摆布放於上。”
半早 [ bàn zǎo ]
半个早上,未到中午时分。《水浒传.第二四回》:「一个妇人出到帘子下应道:『大哥,怎地半早便归?』」
宝忏 [ bǎo chàn ]
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忏,梵语的省译。《水浒传》第七一回:“道士齐宣宝懺,上瑶臺酌水献花。”
动掸 [ dòng dǎn ]
(一)、动弹。(二)、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水浒传》
大喏 [ dà rě ]
大声的唱喏。《水浒传.第一二回》:「梁中书道:『叫东京对拨来的军健杨志。』杨志转过厅前,唱个大喏。」
马院 [ mǎ yuàn ]
养马的院子。《水浒传》第三一回:“当下 武松 入得城来,径踅去 张都监 后花园墙外,却是一箇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