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 [ hǎi dī ]
防海水入侵的堤。
戗堤 [ qiàng dī ]
抢救渗漏或加强堤坝时,于堤坡外面加帮的堤。其顶低于正堤顶,顶面叫戗台。
无堤 [ wú dī ]
同“无隄”。犹无限。
圩堤 [ wéi dī ]
在低洼地区修筑的堤坝,用于防止洪水淹袭。
魏堤 [ wèi dī ]
指 魏王堤。前蜀 韦庄《代书寄马》诗:“稳上云衢千万里,年年长踏 魏堤 沙。”参见“魏王堤”。
随堤 [ suí dī ]
即 隋堤。
大堤曲 [ dà dī qǔ ]
乐府西曲歌名。与《雍州曲》皆出《襄阳乐》。
隋堤柳 [ suí dī liǔ ]
隋炀帝 时沿 通济渠、邗沟 河岸所植的柳树。
不堤防 [ bù dī fáng ]
犹言不料。
决堤而出 [ jué dī ér chū ]
由于洪水太大,或者其他原因,江水冲出江。
后堤 [ hòu dī ]
全口托牙之后延部分,能使托牙与组织之间完全封闭
缕堤 [ lǚ dī ]
临河处所筑的小堤。因连绵不断,形如丝缕,故名“缕堤”。缕堤堤身低薄,仅可防御寻常洪水,在特大洪水时不免漫溢。
糟堤 [ zāo dī ]
同“糟隄”。积糟成堤。极言酒之多,沉湎之深。
无堤之舆 [ wú dī zhī yú ]
同“无隄之舆”。谓天子富贵无限。
苏堤 [ sū dī ]
见“ 苏公堤 ”。
雪堤 [ xuě dī ]
雪的小丘或雪坡
铜堤 [ tóng dī ]
指修筑得很坚固的江河堤防。上可行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吾今去铜堤路迷,关山远金壶水低。”
金堤 [ jīn dī ]
亦作“ 金隄 ”。 1.坚固的堤堰。后作为堤堰的美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媻姗勃窣,上金隄。” 颜师古 …
被堤 [ bèi dī ]
草盛貌。《文选·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芳草被隄。”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被,读若披。被隄…
堤堤 [ dī dī ]
鸟群飞貌。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赤雀章》:“堤堤黄鸟,载飞载扬。”
柳堤 [ liǔ dī ]
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柳隄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
木堤 [ mù dī ]
木岸。 宋 苏辙 《黄楼赋》序:“乃请增筑 徐 城,相水之衝,以木堤捍之。”
长堤 [ cháng dī ]
防止河水或海水泛滥的堤防。《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
白堤 [ bái tí ]
白公堤的简称。参见「白公堤」条。
土堤 [ tǔ tí ]
以土筑成的防水建筑物。如:「海水倒灌冲毁了土堤,使沿海地区遭受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