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棘 [ cǎo jí ]
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
丛菅 [ cóng jiān ]
荆棘、茅草。
蒿棘 [ hāo jí ]
蒿草与荆棘。亦泛指野草。
荆莽 [ jīng mǎng ]
荆棘草丛。
秋棘 [ qiū jí ]
秋草。棘,草木之有刺者。
梗莽 [ gěng mǎng ]
荆棘草莽。
赤龙爪 [ chì lóng zhǎo ]
白棘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白棘》。
兰形棘心 [ lán xíng jí xīn ]
兰:兰草;棘:荆棘。比喻外表和善,内心险恶。
刺原 [ cì yuán ]
白棘花也。白棘,灌木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灌木类·白棘》:「释名,花名刺原。」
刺花 [ cì huā ]
木名。蔷薇之异名。刺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蔓草类·营实墙靡》:「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时珍曰…
披榛采兰 [ pī zhēn cǎi lán ]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一味药 [ yī wèi yào ]
出自豆科植物马棘的全草。
翳薉 [ yì huì ]
亦作“翳秽”。指荆棘荒草等阻障通路之物。
蓁蓁 [ zhēn zhēn ]
(一)、草木茂盛的样子。(二)、荆棘丛生的样子。
被苫蒙荆 [ bèi shān mēng jīng ]
苫:用草编成的帘子、垫子等草制品。披草苫,裹荆棘。泛指受尽艰难,吃尽苦头。
浣草 [ huàn cǎo ]
草名。一名颠棘。或谓即天门冬。可洗涤污垢。
茨棘 [ cí jí ]
(一)、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郑玄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
丹棘 [ dān jí ]
(一)、忘忧草的别名。(二)、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
格针 [ gé zhēn ]
指草木茎干上的刺针状细物。亦泛指荆棘类野生多刺植物。
丛生 [ cóng shēng ]
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荆棘丛生的荒原同类的事物同时出现百病丛生
棘针科 [ jí zhēn kē ]
亦作“棘鍼科”。荆棘丛。
棘丞 [ jí chéng ]
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丞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棘寺棘卿》:“今人称大理为棘寺,卿为棘卿,丞为棘丞。”
荊棘 [ jīng jí ]
"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
王棘 [ wáng jí ]
棘之坚善者。《仪礼·士丧礼》:“决用正,王棘若檡棘。” 郑玄 注:“王棘与檡棘,善理坚刃者。” 胡承珙 义疏:“《尔…
棘棘 [ jí jí ]
(1).刚直。 唐 韩愈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张署 ﹞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清 冯桂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