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 [ fèi dì ]
(一)、废黜皇帝。(二)、被废黜的皇帝。废帝之称始见于《宋书》。有在位时被废的,有死后被追废的。
贬退 [ biǎn tuì ]
(一)、贬降,黜退。(二)、约束,退让。
毁废 [ huǐ fèi ]
(一)、毁坏。(二)、黜退。(三)、毁弃,废弃。
进退可否 [ jìn tuì kě fǒu ]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驳选 [ bó xuǎn ]
亦作“駮选”。旧指黜免已入选的官员。
黜远 [ chù yuǎn ]
斥逐,疏远。《左传·襄公十三年》:“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汉书·哀帝纪》:“敦任仁人,黜远残贼,期於安民。”…
贬裁 [ biǎn cái ]
(一)、犹贬黜。(二)、指责和批评。
显黜 [ xiǎn chù ]
明令贬黜。《晋书·庾纯传》:“陵上无礼,悖言自口,宜加显黜,以肃朝伦。”《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愿詔大臣按…
降黜 [ jiàng chù ]
(1).贬退废黜。《书·泰誓中》:“天乃佑命 成汤 ,降黜 夏 命。” 孔 传:“言天助 汤 命使下退 桀 命。”《…
迁善去恶 [ qiān shàn qù è ]
迁善去恶(遷善去惡) 见“ 迁善黜恶 ”。
收成弃败 [ shōu chéng qì bài ]
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黜陟幽明 [ chù zhì yōu míng ]
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起任 [ qǐ rèn ]
旧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黜免的官员。
咸黜 [ xián chù ]
剪除;灭绝。《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则有 晋 郑,咸黜不端。”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上》:“减与咸古字通……咸黜,…
丁绍 [ dīng shào ]
晋、谯国人,字叔伦。官广平太守,教化大行。后拜冀州刺史,监冀州诸军。见《晋书·卷九十》。
抑废 [ yì fèi ]
(一)、谓遭受压抑和废黜。(二)、废弃。
黜官 [ chù guān ]
(一)、减省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九月,郑 公孙黑肱 有疾,归邑于公。召室老宗人,立 段,而使黜官薄祭。”…
黜否 [ chù fǒu ]
罢斥佞邪小人。《孔子家语·贤君》:“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晋书·纪瞻传》:“渐尚简朴,则贪夫不竞;尊贤黜否,则不…
屏黜 [ píng chù ]
排斥;抛弃。 三国 蜀 诸葛亮 《临终遗表》:“提拔隐退,以进贤良,屏黜谗奸,以厚风俗。” 宋 欧阳修 《送张唐民归…
排废 [ pái fèi ]
(一)、排挤废黜。(二)、排弃废水、废物等。
废兴 [ fèi xīng ]
(一)、盛衰;兴亡。(二)、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
受黜 [ shòu chù ]
被免除官职。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好是不羣,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 晋 潘岳 《杨荆州诔》:“负…
摧黜 [ cuī chù ]
犹废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颜延年 负气摧黜; 谢灵运 空疎乱纪。”《南史·江总传》:“ 太建 …
克黜 [ kè chù ]
除也。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赖君勳,克黜其难。」
三削 [ sān xuē ]
古代天子对诸侯考绩,无功者即予削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