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患 [ dú huàn ]
犹祸患。
患毒 [ huàn dú ]
痛恨。
瘇蛊 [ zhǒng gǔ ]
肿胀蛊毒。比喻祸患。
养痈致患 [ yǎng yōng zhì huàn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养痈自患 [ yǎng yōng zì huàn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人毒 [ rén dú ]
为人之毒也。即毒害于人也。《庄子·列御寇》:「彼所小言,尽人毒也。」释文:「小言,言不入道,故曰小言;人毒,以其多患…
拔毒 [ bá dú ]
◎ 拔毒 bádú[purge;draw out poison] 通常是敷药膏或贴膏药于…
肝炎 [ gān yán ]
肝脏炎性病变的统称。常见的 是病毒性肝炎,一般分甲、乙、丙、丁、戊五型。病毒存在于患者粪便及血液中,由饮食及注射传染…
坎毒 [ kǎn dú ]
愤恨。 汉 刘向 《九叹·离世》:“哀僕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狂蛊 [ kuáng gǔ ]
(一)、犹狂惑。(二)、蛊疾。患此疾者神志惑乱,故称。(三)、指蛊惑众人的恶毒言论。
灾毒 [ zāi dú ]
祸患;灾害。南朝 宋 范晔《宦者传论》:“凡称善士,莫不罹被灾毒。”前蜀 杜光庭《大王本命醮葛仙化词》:“灾毒无侵於…
木馒头散 [ mù mán tou sàn ]
是一种药名,主治风邪入脏,或食毒积热,大便鲜血,疼痛肛出,或久患酒痢者。
流行性腮腺炎 [ liú xíng xìng sāi xiàn yán ]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患者多为儿童。症状是发热,耳朵前部和下部肿大。
棉球 [ mián qiú ]
以棉花搓揉成的小圆球。如:「护士用镊子夹了一个沾了酒精的棉球,帮伤患消毒伤口。」
支气管炎 [ zhī qì guǎn yán ]
由细菌、病毒感染或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所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主要症状是咳嗽、痰多、发热等。急性患者及时治疗数日即愈;慢…
人饥不食乌喙 [ rén jī bú shí wū huì ]
乌喙,毒草也。人虽饥,犹不食之。《战国策·燕策》:「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
脊髓灰质炎 [ jǐ suǐ huī zhì yán ]
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
愁毒 [ chóu dú ]
愁苦怨恨。《后汉书·杨秉传》:“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新唐书·南蛮传中…
养痈贻患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养痈贻患(養癰貽患) 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身酿成祸患。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终受祸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
食品中毒 [ shí pǐn zhōng dú ]
因摄食被有毒化学物质、病原菌或其毒素所污染的食品或摄食本身含有天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由疫学…
胎毒 [ tāi dú ]
◎ 胎毒 tāidú[skin infections of infauts caused by feb…
狐刺 [ hú cì ]
一种毒疮。《新唐书·孝友传序》:“ 张进昭 ,母患狐刺,左手堕而终。”亦称“ 狐尿刺疮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冶葛 [ yě gě ]
(1).即野葛,毒草名。 汉 王充 《论衡·言毒》:“毒螫渥者,在虫则为蝮蛇蜂蠆,在草则为巴豆冶葛。” 晋 嵇含 《…
毒液 [ dú yè ]
有毒的液体:毒蛇头部的毒腺分泌毒液。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 [ jǐ suǐ huī zhì yán yě bìng dú ]
已知脊髓灰质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这三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已经清楚,总的核苷酸数目为7500个左右。虽然有71%左右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