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棘 [ hāo jí ]
蒿草与荆棘。亦泛指野草。
蒿室 [ hāo shì ]
犹蒿宫。《竹书纪年》卷下:“周 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为宫室,因名蒿室。”
白蒿 [ bái hāo ]
草本植物名。一名艾蒿,俗呼蓬蒿。
杀人如蒿 [ shā rén rú hāo ]
杀人如蒿(殺人如蒿) 见“ 杀人如麻 ”。
蓠蒿 [ lí hāo ]
还可以称呼为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蓠蒿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一般都是吃它的茎。蓠蒿口感生脆,生长在鄱阳湖岸边的…
白蒿花 [ bái hāo huā ]
白蒿花原形态大籽蒿 一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
蒿子秆儿 [ hāo zi gǎnr ]
茼蒿的嫩茎叶,做蔬菜时叫蒿子秆儿。
蒿草 [ hāo cǎo ]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数种。三国 魏 曹丕《陌上桑》诗:“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霑枕席。”明 袁宏道《相逢行》:“行…
青艾 [ qīng ài ]
艾蒿。
方溃 [ fāng kuì ]
青蒿的别称。参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蒿》。
马薪蒿 [ mǎ xīn hāo ]
牡蒿。
牡菣 [ mǔ qìn ]
见“牡蒿”。
棘针科 [ jí zhēn kē ]
亦作“棘鍼科”。荆棘丛。
棘丞 [ jí chéng ]
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丞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棘寺棘卿》:“今人称大理为棘寺,卿为棘卿,丞为棘丞。”
蒡葧 [ páng bó ]
茼蒿。
蒿焄 [ hāo xūn ]
犹焄蒿。
麻地 [ má dì ]
种麻的地。清 梅庚《艺麻行》:“明年麻地将种蒿,蒿深吏索人能逃。”
荊棘 [ jīng jí ]
"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
王棘 [ wáng jí ]
棘之坚善者。《仪礼·士丧礼》:“决用正,王棘若檡棘。” 郑玄 注:“王棘与檡棘,善理坚刃者。” 胡承珙 义疏:“《尔…
蓬蒿 [ péng hāo ]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
烂石草 [ làn shí cǎo ]
马先蒿的别名。见《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下·马先蒿》。
桑弧蒿矢 [ sāng hú hāo shǐ ]
桑弧蒿矢 谓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 王莽 世,教授弟子恒五百餘人。每春秋饗射…
纬萧 [ wěi xiāo ]
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语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於渊,得千金之珠。”郭庆藩 …
皤蒿 [ pó hāo ]
即白蒿。
蔏蒌 [ shāng lóu ]
水生白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