暵地 [ hàn dì ]
翻晒土壤。
旱熯 [ hàn hàn ]
见“ 旱暵 ”。
干暵 [ gān hàn ]
犹干旱。宋 郑侠《谢太守答诗》:“阴阳为之疹,涇潦仍乾暵。”清 张楟《七浦塘》诗:“或旱而乾暵,或潦而汪洋。”清 俞…
乾暵 [ gān hàn ]
犹干旱。 宋 郑侠 《谢太守答诗》:“阴阳为之疹,涇潦仍乾暵。” 清 张楟 《七浦塘》诗:“或旱而乾暵,或潦而汪洋。…
炎暵 [ yán hàn ]
炎热干旱。《新唐书·卢怀慎传》:“儻炎暵成沴,租税减入,疆埸有警,賑救无年,何以济之?”宋 刘筠《赴郡之初寻属愆亢》…
暵赫 [ hàn hè ]
谓暑气灼人。 唐 沉佺期 《被弹》诗:“是时威夏中,暵赫多瘵疾。”
暵热 [ hàn rè ]
炎热。《周礼·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 汉 郑玄 注:“腒鱐暵热而乾,鱼雁水涸而性定。”
亢暵 [ kàng hàn ]
旱灾。《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用法轻重如是,亢暵之咎,殆不虚发也。”
暵魃 [ hàn bá ]
即旱魃。传说中谓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清 朱仕琇 《霞浦县先农祠记》:“暵魃间作,螽蝝为虐。”
唤雨鸠 [ huàn yǔ jiū ]
鸟名。即斑鸠。俗谓斑鸠呼啼能降雨,故名。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诗:“中间罹旱暵,欲学唤雨…
皇舞 [ huáng wǔ ]
周 代所制定的六种小舞之一。舞者为少年,衣帽都饰以羽毛,手持五彩羽,色如凤凰,用於求雨或祭四方。《周礼·春官·乐师》…
兵舞 [ bīng wǔ ]
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执干戚等兵器。《周礼·地官·鼓人》:“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 郑玄 注:“兵…
舞师 [ wǔ shī ]
古官名。职掌仪礼中的舞蹈。《周礼·地官·舞师》:“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
忧嗟 [ yōu jiē ]
忧愁叹息。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本事》:“夫人情泰而不作,穷则怨恨,怨恨则作,犹诗人失职,怨恨忧嗟作诗也。”…
瘵疾 [ zhài jí ]
疫病。亦指痨病。唐 沉佺期《被弹》诗:“是时盛夏中,暵赫多瘵疾。”宋 洪迈《夷坚甲志·崔祖武》:“自言少好色,无日不…
参列 [ cān liè ]
排列;列入。《战国策·魏策一》:“卒戍四方,定亭障者参列。” 宋 马令 《南唐书·许坚传》:“﹝ 坚 ﹞每沐浴不脱衣…
暴炙 [ pù zhì ]
(一)、谓日晒火烤。《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梁启超《新…
族地 [ zú dì ]
一姓一族的土地。《解放日报》1942.4.5:“‘公地’是公共社团的土地,包括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社地(一村或数…
大地 [ dà dì ]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大地回春代指地球
十地 [ shí dì ]
梵语意译。或译为“十住”。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大乘菩萨十地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
松树乡 [ sōng shù xiāng ]
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
外地 [ wài dì ]
本地以外的地方:外地人。外地货。他到外地旅游去了。
一准 [ yī zhǔn ]
有把握地,肯定地必定地;肯定地
坐地 [ zuò dì ]
(一)、固定在某个地方:坐地户。坐地行医。(二)、就地:坐地加价 。货物坐地转手。
伐地 [ fá dì ]
地名。《西域记》戊地亦作伐地。见「戊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