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伏 [ qiān fú ]
谓阴阳失调。多指气候失常。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孔丛子·论书》:“是故阴阳清和,五星来备…
伏愆 [ fú qiān ]
认罪。
諐阳 [ qiān yáng ]
阳气过盛。指酷热或亢旱。语本《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唐 张九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六月徂暑,…
绳愆纠违 [ shéng qiān jiū wéi ]
绳愆纠违(繩愆糾違) 见“ 绳愆纠谬 ”。
愆阳 [ qiān yáng ]
亦作“愆暘”。阳气过盛。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左传·昭公四年》:“夫冰以风壮,而以风出,其藏之…
十愆 [ shí qiān ]
十种罪愆。详“三风十愆”。
集愆册 [ jí qiān cè ]
即集愆簿。《清史稿·选举志一》:“置集愆册,治诸不帅教者。”参见“ 集愆簿 ”。
罪瑕 [ zuì xiá ]
罪愆。
愆暘 [ qiān yáng ]
见“ 愆阳 ”。
过諐 [ guò qiān ]
见“ 过愆 ”。
愆旸 [ qiān yáng ]
见“愆阳”。
无諐 [ wú qiān ]
见“ 无愆 ”。
求諐 [ qiú qiān ]
见“求愆”。
负諐 [ fù qiān ]
见“负愆”。
思愆 [ sī qiān ]
反省罪愆。
省諐 [ shěng qiān ]
见“省愆”。
绳愆纠谬 [ shéng qiān jiū miù ]
绳愆纠谬(繩愆糾謬) 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颖达 疏:“木不正…
祸谴 [ huò qiǎn ]
殃咎;罪愆。
愆缧 [ qiān léi ]
愆戾,罪行。
罪失 [ zuì shī ]
罪愆和过失。
祸罪 [ huò zuì ]
灾祸与罪愆。
余彦诚 [ yú yàn chéng ]
明、德兴人。洪武时,知安陆州,以徵税愆期,当就逮,州之父老伏阙乞留,因免。后擢升守永州,河东盐运使。见《明史·卷二百…
罪愆 [ zuì qiān ]
罪过;过失。愆(qiān)。
孽愆 [ niè qiān ]
亦作“孼愆”。罪过。
闭门思愆 [ bì mén sī qiān ]
闭门思愆(閉門思愆) 同“ 闭閤思过 ”。《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 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