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鼠两端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踌躇不决或动摇不定。《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
讼矢 [ sòng shǐ ]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於朝,然后听之。”郑玄 注:“使讼者两至。既两至,使入束矢,乃治之也。…
两两三三 [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
两两三三(兩兩三三) (1).谓三两为群。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冀州 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
西后 [ xī hòu ]
(1835-1908)西宫慈禧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
干桢 [ gàn zhēn ]
(一)、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干”,竖在两端的叫“楨”。引申为支柱,支撑。(二)、乾楨:朝廷的支柱。桢,古代…
夹裙 [ jiá qún ]
里面两层的衣裙著我绣夹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朝成绣夹裙。
彫飕 [ diāo sōu ]
衰残,衰老。元 钱霖《哨遍》套曲:“渐消磨双脸春,已彫颼两鬢秋,终朝不乐眉长皱。”
二萧 [ èr xiāo ]
(一)、指南朝齐、梁两代。因其皇室均萧姓,故名。(二)、指梁武帝萧衍与其兄萧懿。
裱匠 [ biǎo jiàng ]
即裱工。《花城》1980年第7期:“我这儿有一位地道的 苏州 裱匠,巧!手头还有一匹 万历 年的绫子, 明 朝绫子裱…
丁鎡 [ dīng zī ]
明人。恕之子,字永时。官两浙都转盐运使,后为刑部左侍郎。见《国朝县耆徵录·卷四十六》、《国朝列卿记·卷五十九》、《明…
奉朝请 [ fèng cháo qǐng ]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汉 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
两末 [ liǎng mò ]
(1).两个极端。《韩非子·难势》:“此则积辩累辞,离理失术,两末之议也,奚可以难,失道理之言乎哉!”(2).两端;…
白直 [ bái zhí ]
(一)、两晋南北朝时在官当值无月薪的小吏。后泛指官府额外吏役。(二)、干脆;爽直。
典执法 [ diǎn zhí fǎ ]
太平天囯的高级法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或各家有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
摊配 [ tān pèi ]
摊派分配。唐 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元和 十三年敕,缘 夏阳、韩城 两县残破,量减逃户率…
遐苗 [ xiá miáo ]
犹远裔。 唐 《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朗空大师白月栖云之塔碑铭》:“大师法讳 行寂 ,俗姓 崔 氏,其先 周 朝之 尚…
两柱钱 [ liǎng zhù qián ]
南朝 梁 末流通的一种钱币,钱孔上下各有一星,故称。《隋书·食货志》:“ 梁 末有两柱钱及鹅眼钱,於时人杂用,其价同…
九间朝殿 [ jiǔ jiān cháo diàn ]
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亦作“九间大殿”。
两甄 [ liǎng zhēn ]
(1).两翼;两侧的部队。《左传·文公十年》:“ 子朱 及 文子无畏 为左司马” 晋 杜预 注:“将猎,张两甄,故置…
暮雨朝雲 [ mù yǔ zhāo yún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男女间的情爱欢合。见朝云暮雨条。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俺两个眉尖眼角传芳信,等盘儿…
干位 [ gàn wèi ]
僭位,求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卫 彪傒 曰:‘魏子 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杨伯峻 注:“此言…
廊餐 [ láng cān ]
亦作“ 廊飡 ”。古代常朝百官,朝退后皇帝赐食于殿前廊下,谓之廊餐。也叫廊食、廊下餐、廊下食。《旧五代史·梁书·太祖…
营州 [ yíng zhōu ]
古代九州之一。虞舜时分青州东北辽东等地为营州,即今河北、辽宁两省及朝鲜等地。
贪憸 [ tān xiān ]
贪婪邪佞。 清 吴应箕 《启祯两朝剥复录》卷上:“荐庇多私引其党, 沉萃禎 以贪憸躐致参藩。”
复字 [ fù zì ]
指两字或两字以上。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夷王名之异》:“人名多复字者,至五胡、 元 魏 及 辽 、 金 、 …
【词语拼音】liǎng cháo
【词语解释】(一)、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唐 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二)、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