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襦玉柙 [ zhū rú yù xiá ]
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汉书·佞幸传·董贤》:“及至东园祕器,珠襦玉柙,预以赐贤,无不备具。”颜师古注:“《汉旧仪…
绮襦纨绔 [ qǐ rú wán kù ]
绫绸衣裤。绫绸之类古代为显贵者所服,因用以指富贵子弟。多含贬义。《汉书·叙传上》:“﹝ 班伯 ﹞出與 王 許 子弟爲…
貂襜 [ diāo chān ]
(一)、貂皮制成的短衣。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二)、借指贵臣。
襦袴歌 [ rú kù gē ]
东汉 廉范 为 蜀郡 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时人作歌颂扬之:“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
车帷 [ chē wéi ]
车四旁的帷帐。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屏风上取车帷为质。” 唐 李商隐 《镜槛》诗:“骑襜侵韀卷,车帷约幰…
襜帷 [ chān wéi ]
(一)、车上四周的帷帐。《后汉书·郭贺传》:“显宗 巡狩到 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勑行部去襜帷,使…
珠柙 [ zhū xiá ]
“珠襦玉柙”的省略。《文选·张载<七哀诗>》:“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 吕延济 注:“珠柙, 汉 家送死之物,珠…
袴襦 [ kù rú ]
(一)、《后汉书·廉范传》:“迁 蜀郡 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襦袴謡 [ rú kù yáo ]
同“襦裤歌”。唐 白居易《河北榷盐使检校刑部郎中裴弘泰可权知贝州刺史依前榷盐使制》:“今予命尔,煦而飫之;襦袴之謡,…
直裾 [ zhí jū ]
即襜褕,语出《说文解字》,1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2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羊胃羊头 [ yáng wèi yáng tóu ]
语出《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羣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駡詈道中。
風船 [ fēng chuán ]
乘风疾驶的船。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风船火舰,周瑜 有 赤壁 之兵;盖舳襜艫,魏 齐 有横 江…
袴襦歌 [ kù rú gē ]
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宋 杨万里《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诗:“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但无田里嘆,不必袴襦歌…
无襦 [ wú rú ]
没有短袄。谓衣服单薄。《后汉书·廉范传》:“﹝百姓﹞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
尉解 [ wèi jiě ]
(一)、古新罗国人称襦(短衣)为“尉解”。(二)、安慰宽解。
宝珈 [ bǎo jiā ]
珍贵的首饰。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 赵 女垂金珥, 燕 姬插宝珈。”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一:“襜褕乍解…
彤幨 [ tóng chān ]
亦作“ 彤襜 ”。赤色车帷。 唐 皇甫冉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宋 王安石 《…
复襦 [ fù rú ]
絮有絮绵的短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上襦 [ shàng rú ]
上身短衣。〈古诗十九首·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猿马意 [ yuán mǎ yì ]
犹心猿意马。 明 徐霖 《绣襦记·遗策相挑》:“难拴猿马意,欲缔凤凰交。”参见“ 猿心 ”。
玉柙 [ yù xiá ]
(1).见“ 玉押 ”。(2).古代王侯等的葬服。《汉书·佞幸传·董贤》:“及至 东园 祕器,珠襦玉柙,豫以赐 贤 …
纳纳 [ nà nà ]
(1).沾湿貌。《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王逸 注:“纳纳,濡溼貌也。” 唐…
韦袍 [ wéi páo ]
皮袍,皮衣。《晋书·刘弘传》:“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 愍之,乃讁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
优足 [ yōu zú ]
富足。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合欢襦 [ hé huān rú ]
绣有对称图案花纹的短衣,服于单衫之外。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