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虏 [ biān lǔ ]
(一)、与敌人相邻近。《南齐书·萧昭胄传》:“以封境边虏,永元 元年,改封 巴陵王。”(二)、边寇;边敌。明 叶盛《…
遗氛 [ yí fēn ]
残馀的凶气。《宋书·索虏传》:“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俘禽 [ fú qín ]
俘虏擒获也。禽与擒通。徐陵〈论边境事书〉:「彼军人恃勇,致俘禽。」
边寇 [ biān kòu ]
侵犯边疆的敌寇。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及其后,蒙公 死而诸侯叛 秦,中国扰乱,匈奴 纷纷,乃敢復为边寇。”《宋…
闚边 [ kuī biān ]
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魏书·元澄传》:“澄 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闚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严,詔…
严壁 [ yán bì ]
整治壁垒。 唐 孙樵 《书田将军边事》:“春夏则耕蚕以资衣食,秋冬则严壁以俟寇虏。”
恇弱 [ kuāng ruò ]
怯弱。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今三边不战,士皆恇弱,独 秦 晋 数与虏角,犹可用。”
边捷 [ biān jié ]
谓在边境打了胜仗。 唐 张九龄 《贺张待宾奏剋捷状》:“臣等幸忝枢近,承奉圣謨,边捷有符,不胜庆悦。” 唐 元载 《…
抄虏 [ chāo lǔ ]
抢劫虏掠。《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或遭凶猾窃劫抄虏,或遇非人来相嬈逼,便生惊怖,身毛为竪。”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
讨虏 [ tǎo lǔ ]
(1).讨伐敌寇。 北周 王褒 《燕歌行》:“ 充国 行军屡筑营, 阳史 讨虏陷 平城 。” 宋 叶适 《太府少卿李…
将臣 [ jiāng chén ]
武臣。与儒臣相对。《新唐书·李福传》:“时 党项羌 震扰,议者以将臣贪牟产虏怨,议择儒臣治边。”
窥边 [ kuī biān ]
(一)、窥伺边境。陈去病《少年行·张绥道上作》:“即今车书久同一,奚事窥边犹未絶。”(二)、闚邊: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
虏庭 [ lǔ tíng ]
虏庭亦作“虏廷”。
詃引 [ jiǎn yǐn ]
欺骗,引诱。《宋书·索虏传》:“为大丈夫之法,何不自来取之,而以货詃引我边民,募往者復除七年,是赏姦人也。”
修款 [ xiū kuǎn ]
犹言修和。明 沉德符《野获编·总督军务》:“隆庆 间,以北虏修款,命兵部大臣每三年即兼宪职,閲视九边。”
乘边 [ chéng biān ]
防守边境。《汉书·韩安国传》:“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颜师古 注:“乘,登也,登其城…
缦缨 [ màn yīng ]
缦胡。 唐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诗:“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画角吹开边月静,縵缨不信虏尘窥。”
北际 [ běi jì ]
北部边疆。《南齐书·芮芮虏河南氐羌传论》:“ 氐 胡 獷盛,乘运迭起, 秦 赵 僭差,相係覆灭,餘类蠢蠢,被西疆而奄…
奴虏 [ nú lǔ ]
(一)、俘虏;奴隶。(二)、视作俘虏、奴隶。
边地 [ biān dì ]
◎ 边地 biāndì(1) [border district]∶在边境地区之内或靠近边境的地区(2)…
狂悍 [ kuáng hàn ]
狂暴凶悍。 唐 许棠 《塞下》诗之一:“胡虏偏狂悍,边兵不敢閒。”《旧唐书·吴元济传》:“时贼阴计已成,羣众四出,狂…
梗边 [ gěng biān ]
骚扰边境。《新唐书·张守珪传》:“契丹、奚 连年梗边…… 守珪 至,每战輒胜,虏遂大败。”宋 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之…
攻围 [ gōng wéi ]
围攻。包围起来攻击。《史记·吴王濞列传》:“ 胶西 为渠率, 胶东 、 菑川 、 济南 共攻围临 菑 。” 宋 司马…
仆虏 [ pú lǔ ]
奴仆。古以俘虏为家奴,故亦谓奴仆为仆虏。
餽边 [ kuì biān ]
谓输送粮食财物以实边地。餽,通“馈”。宋 叶适《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国家徒倚世将扞虏,而不为 蜀 虑叛臣;岁举…
【词语拼音】biān lǔ
【词语解释】(一)、与敌人相邻近。《南齐书·萧昭胄传》:“以封境边虏,永元 元年,改封 巴陵王。”
(二)、边寇;边敌。明 叶盛《水东日记·开平王祠》:“或传边虏尝目 昌平 为 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