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躅 [ shù zhú ]
谓频频地踏地。
蹢躅 [ zhí zhú ]
同“踯躅”。
黄杜鹃 [ huáng dù juān ]
羊踯躅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羊踯躅》。
黄踯躅 [ huáng zhí zhú ]
羊踯躅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羊踯躅》。
踯躅 [ zhí zhú ]
徘徊不前。躅(zhú)。
逍遥自娱 [ xiāo yáo zì yú ]
逍遥自娱 谓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唐 李珏 《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池臺琴酒,逍遥自娱,贤士大夫,尚…
蹭躅 [ cèng zhú ]
犹踯躅。
踬躅 [ zhì zhú ]
踯躅,徘徊。
山踯躅 [ shān zhí zhú ]
杜鹃花的别称。 唐 韩偓 《见花》诗:“血染 蜀 罗山躑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山…
前躅 [ qián zhú ]
前人的遗范。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钦 仲舒 之睟容,遵缝掖於前躅。” 唐 刘禹锡 《登司马错故城》诗:“…
迥躅 [ jiǒng zhú ]
亦作“逈躅”。指高卓的行迹。
逸躅 [ yì zhú ]
(1).犹捷足。 宋 王禹偁 《送朱九龄》诗:“还得便高堂,无辞縻逸躅。”(2).逸迹;遗踪。 唐 温庭筠 《鸿胪寺…
躅踯 [ zhú zhí ]
徘徊。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其人并留絛繫羊,语 王 曰:‘羊稍躅躑,谨固勿失。’遂携钱之邑。及归,过 王…
笼阿 [ lóng ā ]
鸟笼中的一角。 汉 王粲 《鹦鹉赋》:“步笼阿以躑躅,叩众目之希稠。”
芳躅 [ fāng zhú ]
指前贤的踪迹。《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敏行訥言,俱嗣芳躅。”《旧唐书·郑畋传》:“岂谓凡流,继兹…
高躅大年 [ gāo zhú dà nián ]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山客 [ shān kè ]
(一)、隐士。(二)、居住在山中的人。(三)、踯躅的雅称。
踟躅 [ chí zhú ]
往复徘徊的样子。《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躅。」
秋县 [ qiū xiàn ]
秋收时的畿内县邑。南朝 齐 王融《侍游方山应诏》诗:“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
懿躅 [ yì zhú ]
美好的业迹。唐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大中 中,潁川 陈蔚、江夏 黄楷、长沙 欧阳碣 兼愚慕三贤之懿躅,葺斋于 …
游躅 [ yóu zhú ]
犹游踪。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尘游躅於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簹篁 [ dāng huáng ]
竹的泛称。唐 裴铏《传奇·封陟》:“烟锁簹篁之翠节,露滋躑躅之红葩。”
西光 [ xī guāng ]
夕阳。 南朝 梁 吴均 《送柳吴兴竹亭集》诗:“躑躅牛羊下,晦昧 崦嵫 色。王孙犹未归,且听西光匿。”
怛惋 [ dá wǎn ]
悲伤。 三国 魏 曹植 《鹞雀赋》:“鷂得雀言,意甚怛惋。” 明 何景明 《寡妇赋》:“遂躑躅以返室兮,心怛惋而若丧…
風躅 [ fēng zhú ]
谓风范和德行。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人虽殁,风躅具存。勒名泉户,作范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