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子箭 [ záo zǐ jiàn ]
箭的一种。因箭头像凿子,故称。
缓箭 [ huǎn jiàn ]
(一)、缓慢的银箭。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二)、去势微弱之箭。
木镞 [ mù zú ]
一种假箭,箭镞以木削制而成。
射的 [ shè de ]
(一)、用箭射靶。(二)、指箭靶。(三)、山名。
铧弓 [ huá gōng ]
弓的一种。所用箭的箭头形状像铧。
弩矢 [ nǔ shǐ ]
(一)、弩弓与箭。(二)、弩所发射的箭。
负矢 [ fù shǐ ]
(一)、中箭;带箭。(二)、背着箭囊。(三)、犹负弩。古代恭迎尊长之礼。
射帖 [ shè tiē ]
(一)、亦作“射贴”。用箭射靶。(二)、指箭靶。
蒿矢 [ hāo shǐ ]
箭的一种。因箭杆用禾秆制成,故称。
一发破的 [ yī fā pò dí ]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飞箭 [ fēi jiàn ]
(一)、疾飞的箭。(二)、比喻迅速。(三)、射箭。
伏弩 [ fú nǔ ]
(一)、埋伏弓箭手。(二)、隐蔽着的用机械发射的弓箭。(三)、泛指暗箭。
拔白 [ bá bái ]
(一)、拔去白发。(二)、从箭囊中拔箭在手。白,指白羽箭。(三)、东方发白,破晓。
雕翎 [ diāo líng ]
(一)、雕的翎毛。借指羽箭。(二)、雕翎箭的省称。
连箭 [ lián jiàn ]
一箭接一箭。稗海本《搜神记》卷七:“某取弓箭射之,连箭飞去,堂中声便止。”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玄宗 …
一箭易折 [ yī jiàn yì zhé ]
一箭三星 [ yī jiàn sān xīng ]
独摇芝 [ dú yáo zhī ]
赤箭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赤箭》。
风向标 [ fēng xiàng biāo ]
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
木羽弩箭 [ mù yǔ nǔ jiàn ]
宋代的一种弩箭。《宋史·兵志十一》:“咸平元年六月,御前忠佐石归宋献木羽弩箭,箭裁尺餘而所激甚远,中鎧甲则簳去而鏃存…
絜矢 [ jié shǐ ]
古代箭之一种。可在箭头上著火以射烧敌军。
一矢地 [ yī shǐ dì ]
一箭道。
一箭七星 [ yī jiàn qī xīng ]
一箭多星 [ yī jiàn duō xīng ]
青茎 [ qīng jīng ]
(一)、植物青色的茎。(二)、青色的箭杆。(三)、借指箭。
【词语拼音】yī jiàn
【词语解释】(一)、一支箭。北周 庾信《燕歌行》:“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唐 杜甫《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二)、指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谓相距甚近。《品花宝鉴》第三二回:“我家与 乌 家相隔不到一箭远,在一条胡同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行了一箭多路,猛然又想起方才那个客人,就是我在 元和 船上看见他扮官做贼,后来继之説他居然是官的人。”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北京 市委的办公楼同报社的办公楼不过一箭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