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木 [ gǎi mù ]
古时钻木取火,随四季更迭而换用不同的木材,称“改木”。后用以比喻时节迁移。
改色 [ gǎi sè ]
(一)、改变原有的颜色:秋末冬初,林木改色。(二)、改变神色:面不改色。
改火 [ gǎi huǒ ]
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树木 种类不同,故名改火。也用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谷(穀)既没,新谷(穀)既升…
笔削 [ bǐ xuē ]
笔指记载,削指删改,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需用刀刮去,后用作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
接枝 [ jiē zhī ]
一种接木术。将木本植物的枝嫁接在另一株植物上,藉以改变品种或便利生长、繁殖。也称为「接木」。
钻火 [ zuàn huǒ ]
(一)、钻木取火。亦泛指生火。(二)、见“钻燧改火”。
接芽 [ jiē yá ]
一种木本植物的接木方法。将品质优良植物的芽嫁接于品质低劣的植物上,以改良品种。
改换门楣 [ gǎi huàn mén méi ]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改变门第出身,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檃栝 [ yǐn guā ]
(一)、矫正木材弯曲的器具。(二)、[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
塑合木 [ sù hé mù ]
拼音:sù hé mù 解释:是通过某些方法,把化学药剂(单体)注入木材,…
木牛流马 [ mù niú liú mǎ ]
三国时诸葛亮制作的运输工具。相传木牛流马就是一种人力独轮车。一说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即人力四轮车。
罗布泊 [ luó bù bó ]
原为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大湖,塔里木河尾闾。1952年塔里木河改道南流,靠孔雀河余水补给。1958年后孔雀河水大量用于…
笞楚 [ chī chǔ ]
用木杖、竹板等抽打。《红楼梦.第二回》:「他尊人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
函枋 [ hán fāng ]
横排的木桩。枋,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晋 元康 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除…
沐姓 [ mù xìng ]
拼音:mù xìng 简介 沐姓有回族沐姓和汉族沐姓。 汉族沐姓起源考略: 《通志氏族略…
笔削褒贬 [ bǐ xuē bāo biǎn ]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
国姓爷 [ guó xìng yé ]
明 末民族英雄 郑成功 原名 森 ,字 大木 ,后 隆武帝 赐姓 朱 ,改名 成功 ,人称“国姓爷”。参见“ 国姓 …
聚珍本 [ jù zhēn běn ]
即活字本。清乾隆年间用木活字排印《四库全书》中的善本,因嫌“活字版”名称不雅,改名聚珍本。
木碗 [ mù wǎn ]
◎ 木碗 mùwǎn[bicker] 一种饮具,尤其是木质饮具英文翻译1.[苏格兰] bassie详细…
诽谤木 [ fěi bàng mù ]
诽谤木,又称“华表”。尧初设立诽谤木,是让人们把意见写在上面或者敲击出声,让他出宫当面听取意见,以便改进政务。发展到…
也是园 [ yě shì yuán ]
园名。在上海市沪南区,本名渡鹤楼,一名南园。明、礼部郎中乔炜所建,后充作李心怡之别庄,改名也是园。清乾隆年间,又改称…
木子 [ mù zǐ ]
(1).果名。即猕猴桃。也叫杨桃。(2).泛称木本植物的果实。《北史·序传》:“﹝ 理徵 ﹞妻 契和氏 ,携子 利贞…
工关 [ gōng guān ]
明 清 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 唐德宗 时开始。明 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
宰木 [ zǎi mù ]
坟墓上的树木。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 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何休 注:“宰,冢也。”宋…
委角 [ wěi jiǎo ]
拼音:wěi jiǎo 解释:明清家具工艺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等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