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鶒 [ xī chì ]
亦作“鸂鶆”。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
碗筷 [ wǎn kuài ]
吃饭用的饭碗、筷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管家捧出四个小菜碟,两双碗筷来,抬桌子,摆饭。」《红楼梦.第四零回》:…
麒麟画 [ qí lín huà ]
麒麟阁 上的功臣画像。唐 杜甫《秋野》诗之五:“身许 麒麟 画,年衰鸳鷺羣。”参见“麒麟阁”。
锁锁 [ suǒ suǒ ]
(一)、树木名。明 陶宗仪《辍耕录·锁锁》:“回紇 野马川 有木曰锁锁,烧之,其火经年不灭,且不作灰。”(二)、细碎…
鸳鸯会 [ yuān yāng huì ]
(1).比喻男女欢聚的宴会。《元史·燕铁木儿传》:“一日宴 赵世延 家,男女列坐,名鸳鸯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
三请四唤 [ sān qǐng sì huàn ]
再三邀请。《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也少不得三请四唤,等得你个不耐烦,方才出来。」
扯乎 [ chě hū ]
扯乎chě hū 江湖黑话,逃跑之意。金庸《鸳鸯剑》中:“盖一鸣叫道:‘好家伙,大镖头要扯乎…
笑耍头回 [ xiào shuǎ tóu huí ]
指话本小说中引述正文前供人笑乐的入话。《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权做个笑耍头回。”
倚槛 [ yǐ kǎn ]
犹倚栏。《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霜粟 [ shuāng sù ]
指霜。霜为白色结晶,故称。 宋 赵彦端 《如梦令·酥花》词:“鸳瓦初凝霜粟,冰笋旋裁春玉。”
戍客 [ shù kè ]
离乡守边的人。《尉缭子·攻权》:“远堡未入,戍客未归,则虽有人无人矣。” 唐 长孙佐辅 《关山月》诗:“凄凄还切切,…
鸳帷罗幌 [ yuān wéi luó huǎng ]
华美的帷帐。后蜀顾夐《杨柳枝》词:“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鸳寝 [ yuān qǐn ]
喻夫妻共眠。 后蜀 魏承班 《满宫花》词:“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
扁平 [ biǎn píng ]
形状宽薄而平坦。如:「扁柏的叶子成扁平状。」《清稗类钞.讥讽类》「鸳鸯,体小于鸭,嘴扁平而短,趾有蹼,栖息于池沼。」
鰐海 [ è hǎi ]
亦作“鱷海”。指有鳄鱼出没的海滨。清 丘逢甲《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诗之八:“百口渡江无宅住,緑篷鱷海念 东都。”
灵心慧齿 [ líng xīn huì chǐ ]
灵心慧齿(靈心慧齒) 天资聪慧,口齿伶俐。 清 程羽文 《鸳鸯牒》:“ 蔡文姬 灵心慧齿,辱跡穹庐。”
霞疏 [ xiá shū ]
雕画精美的窗户。 前蜀 韦庄 《抚盈歌》:“凤縠兮鸳綃,霞疏兮綺寮。玉庭兮春昼,金屋兮秋宵。”
鸳鸯灯 [ yuān yāng dēng ]
谓一组两盏并悬的灯笼。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而欲与妾一面者,请来年正月十五夜,於相蓝后门…
韩凭 [ hán píng ]
(一)、亦作“韩冯”。亦作“韩朋”。相传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二)、借指鸳鸯。
蠃鱼 [ luǒ yú ]
《山海经》中的一种异兽蠃[luǒ]鱼,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
吃食讳食 [ chī shí huì shí ]
比喻做了某事却不肯承认做过这件事。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你怎的吃食讳食?你不曾见,是我见来?”
磨螘 [ mó yǐ ]
磨盘上的蚂蚁。比喻极其微小。明 无名氏《鸣凤记·林遇夏舟》:“下官贪磨螘之微名,忘枕鸳之雅爱。”
使气性 [ shǐ qì xìng ]
谓发脾气。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气性,见无钱,踏着陌儿行,推我在这陷人坑。”
泥水木作 [ ní shuǐ mù zuò ]
泥水匠和木匠的活儿。《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这匠人叫做蒯三,泥水木作,件件精熟,有名的三料匠。”
赃赇 [ zāng qiú ]
贪污纳贿。清 龚自珍《同年冯文江将南归鸳鸯湖索诗赠行》:“宦海浩浩君身抽,魂安梦稳非赃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