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口 [ xié kǒu ]
用以装饰鞋帮的窄条(如皮条)
钤口鞋儿 [ qián kǒu xié ér ]
方口僧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鈐口鞋儿样儿整,僧靿袜儿恬浄。” 凌景埏 校注:“鈐口鞋儿:方口鞋,…
懒汉鞋 [ lǎn hàn xié ]
鞋口有松紧带,便于穿、脱的布鞋。
沿口 [ yán kǒu ]
镶上边的鞋口。
僧鞋 [ sēng xié ]
和尚穿的浅口布鞋。
滚条 [ gǔn tiáo ]
滚边。 茅盾 《谈鼠》:“他那双八成新的乌亮的皮鞋,一切都很正常,只有鞋口周围一线是白的,乍一看,还以为这又是一种新…
缘口 [ yuán kǒu ]
绲边;沿条儿。 沙汀 《磁力》:“一有空闲,便替鞋店里做些鞋帮的缘口来贴补家用。”
緔鞋 [ shàng xié ]
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姑小姐就把这双棉鞋緔好给他寄去。”《花城》1981年第3期:“她喂猪,…
大孤山 [ dà gū shān ]
山名。在 江西省 鄱阳湖 出口处。又名 鞋山。
踏垫 [ tà diàn ]
放在房室门口,用以除去鞋上尘土的垫子。
跑刀 [ pǎo dāo ]
冰刀的一种,装在速度滑冰冰鞋的底下,刀口较窄而平直。
鞋口虫科 [ xié kǒu chóng kē ]
球刀 [ qiú dāo ]
冰刀的一种,装在冰鞋的底下,刀口较厚,两端稍翘起,用于冰球运动。
椶綦 [ zōng qí ]
棕鞋。綦,鞋带,借指鞋。
绱鞋 [ shàng xié ]
把鞋帮鞋底缝在一起。也作上鞋。
鞋楦子 [ xié xuàn zi ]
木制的脚模型。制做鞋子时,用来校正鞋样。也作「鞋楦头」、「鞋楥」。
半高跟拖鞋,半高跟凉鞋 [ bàn gāo gēn tuō xié, bàn gāo gēn liáng xié ]
◎ 半高跟拖鞋,半高跟凉鞋 bàngāogēn tuōxié,bàngāo…
鞋片 [ xié piàn ]
指当拖鞋穿时的布鞋,鞋面的后半部分贴在鞋底上。
鞋拔子 [ xié bá zi ]
穿鞋用具,穿较紧的鞋时,放在鞋后跟里往上提,使鞋易于穿上。
半高跟拖鞋 [ bàn gāo gēn tuō xié ]
鞋跟中高的的拖鞋或凉鞋。
新鞋口虫属 [ xīn xié kǒu chóng shǔ ]
鞋袜 [ xié wà ]
亦作“鞋韈”。鞋子与祙子。亦偏指鞋子。
丁鞋 [ dīng xié ]
钉钉于鞋底,雨天所用之鞋,即钉鞋。宋、叶适〈送吕子阳〉诗:「火把起夜色,丁鞋明齿痕。」
鞋杯 [ xié bēi ]
(一)、见“鞋杯”。(二)、亦作“鞋盃”。指置杯于女鞋中以行酒。
水运绦儿 [ shuǐ yùn tāo ér ]
有光彩的丝带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繫一条水运絛儿,穿一对儿浅面鈐口僧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