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蹀 [ cù dié ]
小步快行貌。
白头迭雪 [ bái tóu dié xuě ]
见“白頭蹀跇”。
蹀骢 [ dié cōng ]
蹀马。
躞蹀 [ xiè dié ]
见〖蹀躞〗。
灇灇 [ cóng cóng ]
水会注声。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蹀蹀寒叶离,灇灇秋水积。”
一蹴而成 [ yī cù ér chéng ]
一蹴而成 见“ 一蹴而就 ”。
跷蹀 [ qiāo dié ]
亦作“蹻蹀”。犹奔走。
踥蹀 [ qiè dié ]
奔走;小步趋进貌。《楚辞·九章·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洪兴祖 补注:“踥蹀,行貌。” 唐 秦韬…
一蹴而得 [ yī cù ér dé ]
yī cù ér de 一蹴而得 见“ 一蹴而就 ”。
白头叠雪 [ bái tóu dié xuě ]
见“ 白头蹀跇 ”。
秋根 [ qiū gēn ]
即鞦轴。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鞦根,即今之带銙也。”参见…
拏东拏西 [ ná dōng ná xī ]
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金瓶梅词话》第二回:“虽然有小丫头迎儿,奴家见他拏东拏西,蹀里蹀斜,也不靠他。”
踘蹴 [ jū cù ]
蹴踘;踢球。
蹴蹹 [ cù tà ]
见“蹴踏”。
踏蹙 [ tà cù ]
见“踏蹴”。
蹴毱 [ cù jū ]
见“蹴鞠”。
蹀里蹀斜 [ dié lǐ dié xié ]
行步不正貌。《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虽然有这小丫头迎儿,奴家见他拿东拿西,蹀里蹀斜,也不靠他。”
鸡鞠 [ jī jū ]
指斗鸡和蹴球。
轹蹙 [ lì cù ]
欺凌。蹙,同“蹴”。
蹴躢 [ cù tà ]
亦作“蹵躢”。见“蹴踏”。
踏踧 [ tà cù ]
亦作“蹋踧”。见“踏蹴”。
蹴踘 [ cù jū ]
亦作“蹵踘”。见“蹴鞠”。
一蹴即至 [ yī cù jí zhì ]
蹴:踏;至:达到。
牛彘胞 [ niú zhì bāo ]
用猪、牛膀胱充气制成的球。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书画技艺·蹴鞠》:“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
踏蹀 [ tà dié ]
亦作“蹋蹀”。顿足,踏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女儿子二》:“我欲上 蜀 蜀水 难,蹋蹀珂头腰环环。”《隋书·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