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奏暮召 [ zhāo zòu mù zhào ]
谓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资用乏,留久,诸公宾…
徒讬空言 [ tú tún kōng yán ]
tú tuō kōng yán 徒讬空言(徒託空言) 见“ 徒托空言 ”。
正徒 [ zhèng tú ]
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杜预 注:“正徒,役徒也。司徒之所主也…
发奏 [ fā zòu ]
启奏,奏闻。
奏鸣曲 [ zòu míng qǔ ]
以奏鸣曲式写成的独奏器乐曲。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长笛奏鸣曲。一般由三或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
进奏 [ jìn zòu ]
向皇帝报告。《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自从司徒归闕后,有我尚书独进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
九奏乐 [ jiǔ zòu yuè ]
由九支乐曲组成的宫廷宴会音乐。《明史·太祖本纪》:“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羣臣於 谨身殿,始用九奏乐。”按,《明史·乐…
陔鼓 [ gāi gǔ ]
奏《陔夏》时伴奏之鼓。鼓点节奏用戒失礼。
弊蠹 [ bì dù ]
弊病、祸害。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樊莹》:“樊莹 知 松江府,松 赋重役繁,自 周文襄公 后,法在人亡,弊蠹百出…
奏稿 [ zòu gǎo ]
亦作“奏藁”。奏章的草稿。
封词 [ fēng cí ]
上奏天神的奏章。
张奏 [ zhāng zòu ]
犹敷奏。铺陈奏上。
白奏 [ bái zòu ]
启奏;上奏章弹劾。
奏牋 [ zòu jiān ]
汉 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迄至 后汉,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
拟奏 [ nǐ zòu ]
起草奏章;准备奏呈。
徒子徒孙 [ tú zǐ tú sūn ]
徒弟和徒弟的徒弟。比喻一脉相承的人。也泛指党羽(含贬义)。
读奏 [ dú zòu ]
在帝王前宣读奏本、奏折。《汉书·霍光传》:“ 光 与羣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 阿英 《明朝的笑话》二十:“而其读…
徒谪 [ tú zhé ]
(一)、犹徒流。处以徒刑或流刑。(二)、指被处徒、流刑的罪犯。
奏乐 [ zòu yuè ]
演奏乐曲:乐队奏乐。
徒有其名 [ tú yǒu qí míng ]
徒有其名 见“ 徒有虚名 ”。
热瓦甫 [ rè wǎ fǔ ]
拨弦乐器。音箱半球形,以皮蒙面,指板边有羊角形的装饰物。一般张五至七根弦,外弦为主奏弦,奏曲调;其余为共鸣弦,奏和音…
獨奏 [ dú zòu ]
由一位演奏者单独奏曲。由单一乐器演奏,如钢琴、小提琴等,另也可配合其它乐器伴奏演出。在管弦乐中的某乐章段落里,特意以…
独奏 [ dú zòu ]
由一个人用一种乐器演奏,如小提琴独奏、钢琴独奏等,有时也用其他乐器伴奏。
徒步 [ tú bù ]
步行:徒步旅行。徒步行军。
徒儿 [ tú ér ]
师父称自己的徒弟为「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