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征 [ zhuī zhēng ]
(一)、追徵:(一)、亦作“追征”。催迫征收。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徵。”清 …
酒食征逐 [ jiǔ shí zhēng zhú ]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以吃喝交往。
锋车 [ fēng chē ]
即追锋车。常指朝廷用以征召的疾驰之车。
比卯 [ bǐ mǎo ]
旧时地方官府征收钱粮或缉拿罪犯,限期追比,称为“比卯”。卯,期限。亦指应付官府的追比。
厄勤 [ è qín ]
艰困劳苦。 汉 班昭 《东征赋》:“入 匡 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
追徵 [ zhuī zhēng ]
1.亦作“ 追征 ”。催迫征收。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徵。” 清 蒲松龄 …
皇驾 [ huáng jià ]
皇帝的车驾。 晋 潘岳 《西征赋》:“追皇驾而骤战,望玉輅而纵鏑。”
征旅 [ zhēng lǚ ]
(一)、出征的军队。三国 魏 曹植《应诏诗》:“命彼掌徒,肃我征旅。”《书刊》1978年第5期:“追恋当年征旅,思潮…
追蓐 [ zhuī rù ]
行军部队征集草蓐供歇宿用。《左传·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杜预 注:“在车之右者,挟辕为战备;在左者,…
根拿 [ gēn ná ]
追寻捉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征》:“恐限年逃卯,取在城所住为保,以便根拿。”
夸父逐日 [ kuā fù zhú rì ]
古代神话。《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个叫夸父的人,为了征服太阳,一路追赶它,直至口渴而死。临死时扔出他的手杖,化为…
追远 [ zhuī yuǎn ]
(1).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 邢昺 疏:“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
追兵 [ zhuī bīng ]
(一)、指追击的兵。《史记·天官书》:“追兵在外不战。”南朝 宋 鲍照《结客少年场行》:“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模仿者 [ mó fǎng zhě ]
模仿的人带着不同目的,对人物事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或音色语调等进行相近的演绎,以追求相似。
催首 [ cuī shǒu ]
亦称“催头”。封建社会中官府指定摧征钱粮的人。倘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首要受追比,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亦所在多有。
追名逐利 [ zhuī míng zhú lì ]
追:追求。追求名和利。
追谥 [ zhuī shì ]
(一)、亦作“追諡”。死后追加谥号。(二)、追諡:见“追謚”。
追究 [ zhuī jiū ]
追问(根由);追查(原因、责任等):追究缘由。追究责任。不予追究。
趁逐 [ chèn zhú ]
(一)、亦作“趂逐”。追随;相随。(二)、为追求。(三)、追究;追查。
兆如山陵 [ zhào rú shān líng ]
龟兆之形如山陵,言其盛也。《左传·襄公十年》:「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姜氏问繇曰:『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
追风蹑影 [ zhuī fēng niè yǐng ]
追风蹑影(追風躡影) 见“ 追风躡景 ”。
追魂夺魄 [ zhuī hún duó pò ]
追魂夺魄(追魂奪魄) 见“ 追魂摄魄 ”。
不可究诘 [ bù kě jiū jié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莫可究诘 [ mò kě jiū jié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追根 [ zhuī gēn ]
追究根源:追根究底。追根溯源。这孩子什么事都爱追根。
【词语拼音】zhuī zhēng
【词语解释】(一)、追徵:(一)、亦作“追征”。催迫征收。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有者皆已输纳,无者徒被追徵。”清 蒲松龄《钱粮比较说》:“如以四季比较,倘虑其追征之缓,或至有误国课,合无便定为每年十次比较。”
(二)、加征;补征。《明史·葛守礼传》:“自 嘉靖 三十六年以后完欠、起解、追徵之数及贫民不能输纳,备録簿中。”明 王世贞《中官考九》:“真定、山西 等处所输柴炭,运官揽头,积有逋负;工部以为此因加耗过多,所徵运不及,请以明加及暗加之半,竝準正数,其餘覆实追徵。”
(三)、催迫征召。唐 谷神子《博异志·敬元颖》:“天命追徵,多故为不赴集役。”《旧唐书·孔纬传》:“累詔追徵,皆无承秉,非臣子之义也。”
(四)、追回没收。《元典章新集·刑部·徵赃》:“贼人 林士贵 等三名犯在革前,发在革后,已招明白,追徵正赃,给主了当。”《元典章新集·兵部·整治军兵》:“管军官吏违例歇空,代替军役,所要军钱,格前已招明白,赃物拟合追徵。”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后因事发,问 傅彬 追徵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