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胙 [ sàn zuò ]
旧时祭祀以后,分发祭肉,叫做“散胙”。 鲁迅 《热风·即小见大》:“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
胙土 [ zuò tǔ ]
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颖达 疏:“胙…
高仙 [ gāo xiān ]
上仙。 宋 苏辙 《郊祀庆成》诗:“东朝归福胙,南极本高仙。”
侑宾 [ yòu bīn ]
古代宴会,主人为示殷勤,用财物赠客,以助食兴,谓之侑宾。
享右 [ xiǎng yòu ]
古代祭祀仪式之一。享,向尸(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献酒食;右,向尸劝食。《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 郑玄 …
侑斝 [ yòu jiǎ ]
侑觞,劝酒。斝,酒器。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越数日,君即謁假归 娄东,将为我年伯 蓉庄先生、年伯母 …
亿祀 [ yì sì ]
亿年。祀,年。《宋史·乐志七》:“龙德而隐,源流则长。宜乎亿祀,侑享弥昌。”
禄祚 [ lù zuò ]
亦作“禄胙”。犹福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吾观 孙 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 前蜀 杜光庭 《洋…
胙土分茅 [ zuò tǔ fēn máo ]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侑飨 [ yòu xiǎng ]
配享,以后死的贤哲附祭于 孔 庙。《清史稿·礼志三》:“﹝ 道光 ﹞十六年,詔祀 孔子 不得与 佛 老 同庙。是后復…
烙胙 [ lào zuò ]
河北承德等地词语,指在春节前一段时间,准备各种过年的食品,一般都是腊月二十七、八烙胙。
胙肉 [ zuò ròu ]
祭祀时供神的肉。宋 陆游《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清 昭槤《啸亭续录·贵臣…
祭胙 [ jì zuò ]
祭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膰焉”晋 杜预 注:“膰,祭肉。尊之,故赐以祭胙。”
侑酬 [ yòu chóu ]
酬答;回敬。多用于酒宴。《仪礼·有司》:“主人復筵,乃升长賔,侑酬之,如主人之礼。”
劝侑 [ quàn yòu ]
谓劝人喝酒、吃饭。汉 马融《长笛赋》:“食举《雍》彻,劝侑君子。”《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六年》:“帝每日於苑中林亭间…
升侑 [ shēng yòu ]
谓提高到配享的地位。《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帝即位,但以 宣祖 太祖 更配,於是合祭天地,始奉 太祖 …
隆岳 [ lóng yuè ]
对 春秋 齐国 的敬称。《管子·小匡》:“﹝ 桓公 ﹞南据 宋 郑 征伐 楚 ,济 汝水 ,踰 方城 。望 文山 ,…
侑食 [ yòu shí ]
(一)、劝食,侍奉尊长进食。(二)、指祭祀中为先人助歆享酒食之兴。(三)、侑祠。附祭。
亚饭 [ yà fàn ]
(一)、古代天子、诸侯第二次进食时奏乐侑食的乐师。(二)、古代天子、诸侯的第二次进食。
前巫 [ qián wū ]
王者之卜巫当在前,重之也。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礼运》:「王前巫而后史,卜蓍瞽侑,皆在左右。」
光德 [ guāng dé ]
谓显扬有德之人。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天胙光德而陨明忒。” 李轨 注:“天之所福光显有德而今陨之者,明乎 秦…
亿龄 [ yì líng ]
亿年。《魏书·卫操传》:“永垂于后,没有餘灵。长存不朽,延於亿龄。”《宋史·乐志八》:“天子亿龄,饮神之胙。”
侑巵 [ yòu zhī ]
(一)、即攲器。巵,酒器。其器注满则倒,空则侧,不多不少则正。用以劝人戒骄戒满。(二)、犹侑觞,劝酒助兴。
唐高祖 [ táng gāo zǔ ]
即“李渊”。唐朝建立者。字叔德。袭唐国公爵。公元617年任太原留守。乘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土崩瓦解之机起兵,攻取长安…
侑欢 [ yòu huān ]
助兴,增其欢乐。《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南曰‘勤政务本之楼’,帝时时登之,闻诸王作乐,必亟召升楼,与同榻坐,或就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