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训 [ cí xùn ]
母或父的教诲。
倚门训 [ yǐ mén xùn ]
谓母之慈训也。《晋书·潘岳传论》:「蔑弃倚门之训,乾没不逞之闲。」
柔训 [ róu xùn ]
柔顺慈和之训。旧作女子闺范。《旧唐书·音乐志三》:“坤元光至德,柔训阐皇风。”
慈雌 [ cí cí ]
母鸟。《淮南子·泰族训》:“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
呕煖 [ ǒu nuǎn ]
抚爱而使温暖。呕,通“ 煦 ”。《淮南子·泰族训》:“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
礼训 [ lǐ xùn ]
有关礼仪的教育训导。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年始志学,家门礼训,皆折衷於公。”《隋书·列女传·郑善果母》…
缉和 [ jī hé ]
谓和睦。 晋 夏侯湛 《昆弟诰》:“缉和我七子,训谐我五妹。”《宋书·萧惠开传》:“人间宜相缉和,甚如慈旨。”
呕暖 [ ǒu nuǎn ]
抚爱而使温暖。呕,通“ 煦 ”。《淮南子·泰族训》:“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
共俭 [ gòng jiǎn ]
恭敬而节俭。共,通“恭”。《左传·成公十二年》:“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宋 苏舜钦《感…
慈惠 [ cí huì ]
犹仁爱。《左传·成公十二年》:“於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汉 徐干《中论…
兔管 [ tù guǎn ]
(1).毛笔的别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追思兔管,不堪拈弄。” 清 陈维崧 《送入我门来·酿酒》词:“…
慈孝 [ cí xiào ]
孝敬。《国语·齐语》:“於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於父母,聪慧质仁,发闻於乡里者,有则以告。” 北齐 颜之推 《…
鹘城猿洞 [ hú chéng yuán dòng ]
同族聚居之处。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蚕丝未断,凤蜡犹红,盼不到鶻城猿洞,鷦鷯犹寄枯丛,翠帐还孤,蜗居谁共。”
圣慈 [ shèng cí ]
圣明慈祥。旧时对皇帝或皇太后的谀称。《后汉书·孔融传》:“臣愚以为诸在冲齓,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謚者,宜称上恩…
三种慈悲 [ sān zhǒng cí bēi ]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
余鄂 [ yú è ]
清、仁和人。字慈柏(慈伯),号起潜、志慈。工于画梅。
假慈悲 [ jiǎ cí bēi ]
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慈愍 [ cí mǐn ]
亦作“慈悯”。仁慈怜悯。
慈心三昧 [ cí xīn sān mèi ]
慈心三昧又称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称慈心观。是大乘菩萨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杂虑、远离嗔恚怨憎之念,…
敬老慈少 [ jìng lǎo cí shǎo ]
敬老慈少 见“ 敬老慈幼 ”。
慈和 [ cí hé ]
慈祥和蔼:面容慈和。
慈爱 [ cí ài ]
(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慈爱的目光。慈爱的母亲。
淳仁 [ chún rén ]
敦厚仁慈。亦指敦厚仁慈的人。
敬老慈穉 [ jìng lǎo cí zhì ]
敬老慈穉 见“ 敬老慈幼 ”。
子孝父慈 [ zǐ xiào fù cí ]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