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祀 [ chóng sì ]
崇拜奉祀。
明祀 [ míng sì ]
对重大祭祀的美称。《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周 礼也。”杜预 注:“明祀,大皥 有济 之祀。”晋 陆…
祝尸 [ zhù shī ]
供奉神像,祭祀祷祝,表示崇拜敬仰。
崇配 [ chóng pèi ]
古时帝王于郊祀大典中以祖先配享。《旧唐书·礼仪志一》:“中宗 即位,神龙 元年九月,享昊天上帝于 东都 之明堂,以 …
祀孤 [ sì gū ]
祭祀孤魂。旧时 江 南民俗,于特定的节日祭祀无人祭祀的死者。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江南城隍庙》:“每岁中元及清明…
刲股 [ kuī gǔ ]
割大腿肉。割股疗亲,古以为孝行;割股祭祀,则表示崇敬之至。
偶像教 [ ǒu xiàng jiāo ]
(Idolatry)亦称偶像崇拜。为宗教中之最幼稚者。其始本以土木之偶代表神灵而奉祀之,后乃忘厥本旨,成为偶像崇拜。
饘酎 [ zhān zhòu ]
谓烹煮。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孝崇饗祀,勤隆耕籍,饘酎秋羊,封墐春骼。”
小寡 [ xiǎo guǎ ]
谓国土小,百姓少。指弱小之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崇明祀,保小寡,周 礼也。”
羌族舞蹈 [ qiāng zú wǔ dǎo ]
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
秩祀 [ zhì sì ]
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庙碑》…
党里 [ dǎng lǐ ]
乡党邻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崇祀名贤》:“司牧处此,果有芳规懿行,党里著称,虽无士民之请,犹当访而上闻…
五祀 [ wǔ sì ]
(一)、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二)、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
文绣院 [ wén xiù yuàn ]
官署名。宋 置,属少府监。《宋史·职官志五》:“文绣院,掌纂绣,以供乘舆服御及宾客祭祀之用。”《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
羣祀 [ qún sì ]
(一)、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词语出处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左传·襄公十一年》:“名山名川…
崇洋 [ chóng yáng ]
崇拜外国:盲目崇洋。崇洋媚外。崇洋思想。
供祀 [ gòng sì ]
(一)、谓供给祭祀。(二)、祭祀,奉祀。
崇尚 [ chóng shàng ]
尊重;推崇:崇尚正义。崇尚俭朴。
崇奉 [ chóng fèng ]
信仰;崇拜:崇奉礼教。崇奉圣人。
印加文明 [ yìn jiā wén míng ]
南美安迪斯山脉地区的古代文明。其全盛时期约在公元一千四百年左右,宗教信仰为自然崇拜,祭祀时以人为牺牲。已有雄伟的宫殿…
崇论吰议 [ chóng lùn hóng yì ]
崇论吰议(崇論吰議) 见“ 崇论閎议 ”。
郊祀 [ jiāo sì ]
(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谓大祀,祀为群祀。(二)、《郊祀歌》的省称。
群祀 [ qún sì ]
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左传·襄公十一年》:“名山名川,羣神羣祀。”杜预 注:“羣祀,在祀典者。”《后汉…
敦尚 [ dūn shàng ]
推崇;崇尚。
拉丁弥撒 [ lā dīng mí sa ]
“解散,离开”,来源于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missa est”,即“仪式结束,你们离开吧”。弥撒圣祭是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