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膻 [ jié shān ]
羊臊气。
膻中穴 [ dàn zhōng xué ]
见“膻中”。
腥羴 [ xīng shān ]
见“腥膻”。
群蚁趋膻 [ qún yǐ qū shān ]
见"群蚁附膻"。
腥膻 [ xīng shān ]
(一)、又腥又膻的气味,比喻丑恶污浊的事物:远彼腥膻。(二)、指肉食:不近腥膻。(三)、指入侵的外敌(含憎恶、蔑视意…
胸堂 [ xiōng táng ]
指膻中穴。
羣蚁趋羶 [ qún yǐ qū shān ]
见“羣蚁附膻”。
腥羶 [ xīng shān ]
见“腥膻”。
羯鼓催花 [ jié gǔ cuī huā ]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花奴鼓 [ huā nú gǔ ]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小名 花奴)善击羯鼓,玄宗 尝谓侍臣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
臊膻 [ sào shān ]
指腥膻之气。
薰辛 [ xūn xīn ]
指辛辣腥膻的肉、菜等食物。薰,通“荤”。
腥蝼 [ xīng lóu ]
腥臭似蝼蛄。《列子·周穆王》:“王之厨饌腥螻而不可饗,王之嬪御膻恶而不可亲。” 张湛 注:“螻,蛄臭也。”按, 杨伯…
揩羯鼓 [ kāi jié gǔ ]
揩鼓、羯鼓的并称。
两杖鼓 [ liǎng zhàng gǔ ]
打击乐器名。又称羯鼓。
附膻逐腥 [ fù shān zhú xīng ]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权贵,追逐个人利益。
作白 [ zuò bái ]
佛─忏悔、羯磨。《楞严经注》:「梵言羯磨,华言作白,言受戒三番,每月自白其所犯,作白者另其自白也。」
羯胡 [ jié hú ]
《魏书·石勒传》:“其先 匈奴 别部,分散居於 上党 武乡 羯室,因号 羯胡。”旧时用以泛称来自北方的外族。
丑羯 [ chǒu jié ]
对北方部族 羯 族的蔑称。
行膻 [ xíng shān ]
(一)、同“行羶”。(二)、比喻德行令人仰慕。语本《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
蚁附蝇趋 [ yǐ fù yíng qū ]
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指攀附奉承别人。
附膻逐秽 [ fù shān zhú huì ]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权贵,追逐个人利益。
戎羯 [ róng jié ]
戎 和 羯。古族名。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羯鼓解秽 [ jié gǔ jiě huì ]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解秽:除去脏物。敲击羯鼓,以解除不快。指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解除不快的情绪。
俊郎 [ jùn láng ]
俊逸的青年。 明 刘基 《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