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櫜 [ jiàn gāo ]
谓将兵甲收藏于武库。建,通“键”,锁闭;櫜,用以藏铠甲。
障扞 [ zhàng gǎn ]
(1).遮蔽;掩护。《后汉书·独行传·彭脩》:“ 脩 与太守俱出讨贼……飞矢雨集。 脩 障扞太守,而为流矢所中死,太…
软靠 [ ruǎn kào ]
戏曲中古代武将所穿的轻型铠甲。
御扞 [ yù hàn ]
同“御捍”。《周书·郑伟传》:“元顥 入 洛,以御扞之功,累迁都督二 豫、郢、雍 四州诸军、征东将军、豫州 刺史、兼…
擐甲执锐 [ huàn jiǎ zhí ruì ]
擐:穿;锐:兵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
〖解释〗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胸有甲兵 [ xiōng yǒu jiǎ bīng ]
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比喻胸中富有韬略。
擐甲披袍 [ huàn jiǎ pī páo ]
擐:套;披:穿。套上铠甲,穿上战袍。指做好战斗准备。
片甲 [ piàn jiǎ ]
(一)、一副铠甲,指一兵一将。(二)、一片鳞甲,比喻稀少。
仰骂 [ yǎng mà ]
仰首而骂也。《汉书·盖勳传》:「以兵扞众,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勳仰骂。」
忍辱铠 [ rěn rǔ kǎi ]
佛教语。袈裟的别名。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故以甲铠为喻。
躬擐甲胄 [ gōng huàn jiǎ zhòu ]
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衽革枕戈 [ rèn gé zhěn gē ]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铜甲 [ tóng jiǎ ]
铜制的铠甲。《宋史·仪卫志四》:“次金甲二人。 宣和 ,改为铜甲。”
不结实 [ bù jiē shi ]
不牢固。《红楼梦.第五四回》:「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扞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
抛戈弃甲 [ pāo gē qì jiǎ ]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燕犀 [ yàn xī ]
(一)、燕地制造的犀甲。亦泛指坚固的铠甲。(二)、指披甲的北兵。
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掩膊 [ yǎn bó ]
即披膊。古时铠甲遮护臂膊的部分。参阅 宋 曾公亮《武经总要》卷十三。
片甲无存 [ piàn jiǎ wú cún ]
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兜鉾 [ dōu máo ]
与兜鍪同。汉、史游《急就篇·卷三》:「弓弩箭矢铠兜鉾。」注:「兜鉾,首甲也。古谓之胄。」
暗蝠侠 [ àn fú xiá ]
小说《铠甲勇士之星际大战》1中的配角,由崔暗赟变身而成的金色勇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丢掉铠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
铠衣 [ kǎi yī ]
中世纪穿在铠甲里面的短上衣,亦指一种有钢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