鑉炉 [ hé lú ]
即“钾鑪”。一种穿孔的小箭。
当鑪 [ dāng lú ]
亦作“当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与俱之 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 文君 当鑪。”裴駰 集解…
白炭 [ bái tàn ]
一种经过炭窑炭化后,再在空气中燃烧片刻进行高温炼炭,然后用湿沙等焖熄制成的木炭。因在空气中燃烧后外表带灰白色,故称。…
炉子 [ lú zi ]
供烧煮、取暖等用的盛火器具。《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四个长随都到后船来办盘子,炉子上顿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鑪峯 [ lú fēng ]
炉峰。江西省 庐山 香炉峰 的省称。隋炀帝《与峰顶寺僧书》:“鑪峯 香气,烟霞共远。”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鑪…
玉炉 [ yù lú ]
(一)、亦作“玉鑪”。(二)、道家炼丹炉。
炭纸 [ tàn zhǐ ]
即炭精纸。参见“炭精纸”。
金炉 [ jīn lú ]
(一)、亦作“金鑪”。(二)、为香炉之美称。
银霜炭 [ yín shuāng tàn ]
即银骨炭。《红楼梦》第五三回:“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参见“ 银骨炭 ”。
烧炭 [ shāo tàn ]
将树木枝干烧制为炭。《魏书·刑罚志》:“畿内,民富者烧炭於山,贫者役於圊溷。”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卖炭翁,…
鑪火 [ lú huǒ ]
(一)、炉中之火。《墨子·备穴》:“战且北,以须鑪火之然也。”宋 曾巩《雪咏》:“鑪火殆可谢,衣絮谁復言。”(二)、…
鍊炭 [ liàn tàn ]
(一)、把未烧透的木炭再行烧炼使之安全炭化。唐 康骈《剧谈录·李使君》:“凡以炭炊饌,先煖令熟,谓之鍊炭,方可入爨,…
熹炭 [ xī tàn ]
亦作“熺炭”。未全熄灭的炭火。
鼎炉 [ dǐng lú ]
(一)、亦作“鼎鑪”。(二)、指鼎形香炉。
炼炭 [ liàn tàn ]
(一)、把未烧透的木炭再行烧炼使之安全炭化。(二)、指炼熟了的炭。
红麒麟 [ hóng qí lín ]
用炭屑制成的麒麟形的兽炭。
锻鑪 [ duàn lú ]
打铁用的炉子。亦泛指打铁的场所。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才淑随廝养,名贤隐锻鑪。” 仇兆鳌 注:“锻鑪,…
炉捶 [ lú chuí ]
(一)、亦作“鑪锤”。亦作“鑪椎”。(二)、比喻造化,陶铸。(三)、比喻构思熔裁或构思熔裁的能力。(四)、比喻军政大…
涂炭 [ tú tàn ]
(一)、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见〖生灵涂炭〗。(二)、使处于极困苦的境遇;蹂躏:涂炭百姓。
炭精纸 [ tàn jīng zhǐ ]
一种涂有炭精供复写的纸。亦称炭纸。
炭精 [ tàn jīng ]
(一)、各种炭制品的总称。(二)、人造炭和石墨的总称。
炉峰 [ lú fēng ]
(一)、江西省庐山香炉峰的省称。(二)、鑪峯:炉峰。
生民涂炭 [ shēng mín tú tàn ]
生民涂炭(生民塗炭) 犹言生灵涂炭。《明史·范常传》:“今天下纷紜,生民涂炭,不有所属,物类尽矣。”《说岳全传》第四…
切炭 [ qiē tàn ]
以锯截成小块之炭也。《雍州府志·卷六·土产门·炭》:「或五寸,或三寸,任心以锯截之,是谓切炭。」
浮炭 [ fú tàn ]
即桴炭。一种质轻而松,极易着火燃烧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