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 [ pán chī ]
盘曲的无角之龙。常用作器物的装饰。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转而承楣。”唐 李颀《王母歌》:…
蟠螭纹 [ pán chī wén ]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一种。以螭龙盘曲纠结行为图案。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纹样。盛行于 春秋 战国 时期。
螭蟠虬结 [ chī pán qiú jié ]
盘曲貌。清陈梦雷《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螭蟠虬结逞苍翠,扶植全凭造化功。”
螭蟠 [ chī pán ]
亦作“螭盘”。如螭龙盘据。
螭盘 [ chī pán ]
见“螭蟠”。
蟠螭趺 [ pán chī fū ]
浇铸或雕刻有盘龙形的器物底座。
蟠蟉 [ pán liú ]
盘曲缠绕。 唐 韩愈 孟郊 等《远游联句》:“魍魅暂出没,蛟螭互蟠蟉。”
螭文 [ chī wén ]
指籀文之类古文字。蟠曲如螭形,故称。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封》:“分茅胙土,螭文虎符,看龙飞凤舞祥鸞翥,金貂接武…
蟠拏 [ pán ná ]
(一)、亦作“ 蟠挐 ”。(二)、屈曲作攫拿状。亦比喻曲附牵连。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莫不穷捕考讯,枝叶蟠拏…
兽面蟠螭纹 [ shòu miàn pán chī wén ]
螭魅魍魉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螭魅魍魉(螭魅魍魎) 见“ 螭魅罔两 ”。
离玦 [ lí jué ]
雕有螭形的玉玦。离,通“螭”。
蟠龙卧虎 [ pán lóng wò hǔ ]
蟠龙卧虎(蟠龍卧虎) 见“ 蟠龙踞虎 ”。
螭魅罔两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螭魅罔两(螭魅罔兩) 亦作“ 螭魅魍魎 ”。亦作“ 螭鬽魍魎 ”。传说中川泽山林的妖怪。后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螭…
虎踞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虎踞龙蟠(虎踞龍蟠) 见“ 虎踞龙盘 ”。
蜼螭 [ wèi chī ]
(一)、蜼和螭。喻微贱之人。(二)、指蜼和螭的形状。
龙蟠虎踞 [ lóng pán hǔ jù ]
龙蟠虎踞(龍蟠虎踞) 见“ 龙盘虎踞 ”。
虎据龙蟠 [ hǔ jù lóng pán ]
虎据龙蟠(虎據龍蟠) 见“ 虎踞龙盘 ”。
螭头 [ chī tóu ]
(一)、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二)、见“螭头官”。
螭鬽 [ chī mèi ]
见“ 螭魅 ”。
螭鬽魍魉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见“ 螭魅罔两 ”。
螭虬 [ chī qiú ]
螭龙与虬龙。
孑蜺 [ jié ní ]
伸颈昂首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虵蟉虯而遶榱;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转而承楣。” 李…
螭舫 [ chī fǎng ]
见“螭头舫”。
文螭 [ wén chī ]
有文彩的螭龙。 晋 王鉴 《七夕观织女》诗:“六龙奋瑶轡,文螭负琼车。” 唐 李颀 《二妃庙送裴侍御史桂阳》诗:“回…
【词语拼音】pán chī
【词语解释】盘曲的无角之龙。常用作器物的装饰。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转而承楣。”唐 李颀《王母歌》:“为看青玉五枝灯,蟠螭吐火光欲絶。”《明史·舆服志四》:“前后殿座,用红漆金蟠螭,帐用红销金蟠螭。”《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夜已很深,墙壁上的蟠螭宫灯大都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