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花 [ fà huā ]
中国明代陶瓷。
银胎珐琅 [ yín tāi fà láng ]
银胎珐琅又称银烧蓝,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度到60…
法蓝 [ fǎ lán ]
即珐琅。《西游记》第十六回:“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参见“ 珐瑯 ”。
佛郎嵌 [ fó láng qiàn ]
即珐瑯。
内填珐琅器 [ nèi tián fà láng qì ]
一种珐琅器。制作的方法是在内部做成花格的金属品,或是镂成花纹,再填上硼酸盐、矽酸盐的混合涂料,而后烧成成品。
珐琅 [ fà láng ]
覆盖于金属表面的不透明的玻璃质材料。用石英、长石、硼砂、纯碱烧制而成。具有防护和装饰作用。搪瓷、景泰蓝等都是珐琅制品…
珐琅彩 [ fà láng cǎi ]
制作珐琅器的釉药,施绘在瓷器的表面,用火低温烧制而成。也称为「瓷胎填珐琅」。
搪瓷 [ táng cí ]
铁胎表面覆盖珐琅层的制品。质轻,光滑,耐腐蚀。用来制作日用品、医疗器皿及化学工业等的耐腐蚀设备。有时也指铁胎表面所覆…
景泰蓝 [ jǐng tài lán ]
也叫铜胎嵌丝珐琅。中国独特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用铜胎嵌丝后填以珐琅彩釉,经烧制、磨光、镀金或银而成。有各种器皿造型…
珐帕咦 [ fà pà yí ]
“珐帕咦”是福建周宁县的地方用语,”珐帕“是形容词,指某件事或某个人让人感到震惊无语,也可用于对某件事让人感到很生气…
金银首饰 [ jīn yín shǒu shì ]
通常是金或银的贵金属装饰品,常用宝石或珐琅加工制成,现通常作为佩戴的服饰物或等级勋章。
古月轩 [ gǔ yuè xuān ]
清 代珐琅彩器的通称。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铜胎、金胎之别,以瓷胎最为名贵。始于 康熙 时仿西方珐琅器,故名珐琅…
釉质 [ yòu zhì ]
齿冠表面的一层硬光滑物质,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此外还含有氟和一些有机质。也叫“珐琅质”
烧瓷 [ shāo cí ]
(一)、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瓷器。(二)、北京出产的特种工艺品之一。类似景泰蓝,铜胎,不掐丝,用珐琅瓷釉描绘而成。
花丝金艺 [ huā sī jīn yì ]
一种珍玩制作技艺。是中国历朝皇族黄金珍玩的制作技艺,以纯金、纯银为体,熔化抽丝后,编丝结股或鎚丝成片,再以宝石珠玉镶…
烧蓝 [ shāo lán ]
蓝色质地的珐琅制品。在钢铁制的器物表面,涂上药物加热,使形成一层极薄的蓝色、棕色或黑色的氧化膜。可防锈、增加美观。多…
镶嵌画 [ xiāng qiàn huà ]
用有色的砾石、玻璃、陶瓷、珐琅、金属等硬质片料拼合镶嵌成的图画。常用于建筑物的装饰。镶嵌方式有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
重晶石 [ zhòng jīng shí ]
矿物,主要成分是硫酸钡,无色透明,不纯的常呈灰、白、红等颜色,比重较大。可以用来制造白色颜料、珐琅、釉子和化学试剂,…
窑业 [ yáo yè ]
陶、瓷制品的原料都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矽酸盐矿物(如黏土、长石、石英),而所有矽酸盐制品,都须要在窑炉中,以高温烧制而进…
葇荑花序 [ róu tí huā xù ]
似穗状花序,花轴下垂,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雄花或雌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
花锦世界 [ huā jǐn shì jiè ]
花锦世界(花錦世界) 见“ 花花世界 ”。
乌银 [ wū yín ]
(一)、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铸的黑色的银。唐 孟郊《答友人赠炭》诗:“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宋 周密《…
花序 [ huā xù ]
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单被花 [ dān bèi huā ]
花萼与花冠不全备或无花萼与花冠之分的花。
无限花序 [ wú xiàn huā xù ]
对有限花序而言,花轴下部的花先开,顺次及于上方,或由外围及于内部,花轴的顶端不断延长,称为「无限花序」。包括穗状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