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门 [ fèn mén ]
1.分别部门也。《旧唐书·柳仲郢传》:「九经三史一钞,魏晋以来南北史再钞,手钞分门三十卷,号柳氏自备。」
小钞 [ xiǎo chāo ]
(一)、金代纸币的一种,“大钞”对言。大钞以“贯”为单位,小钞以“文”为单位。(二)、泛称小面额的纸币。
假版 [ jiǎ bǎn ]
亦作“ 假板 ”。1.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宋书·文帝纪》…
通衢大邑 [ tōng qú dà yì ]
同“ 通都大邑 ”。 清 王瑬 《钞币议》:“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
寇抄 [ kòu chāo ]
见“寇钞”。
攻抄 [ gōng chāo ]
见“攻钞”。
贯百 [ guàn bǎi ]
指钱钞的票面数额。贯,一千钱;百,一百钱。借指钱钞。
坏钱 [ huài qián ]
坏钞。
宝券 [ bǎo quàn ]
金 代的一种纸币名。《金史·食货志三》:“﹝ 贞祐 三年﹞七月,改交钞名为贞祐宝券。”《金史·食货志三》:“大钞滞则…
开钱 [ kāi qián ]
支付钱钞。
剜挑 [ wān tiāo ]
抠挖。《元典章·户部六·昏钞》:“前年有接补剜挑造伪者,往往将二字一字移於五伯三伯文钞纸上,作二贯一贯钞使。”
票洋 [ piào yáng ]
即钞票。
影摹 [ yǐng mó ]
犹影钞。
钞买价 [ chāo mǎi jià ]
指银行买入外币现钞、客户卖出外币现钞的价格,结汇汇率。
钞略 [ chāo lüè ]
抄掠。《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观贼众羣辈相随,军无輜重,唯以钞略为资。”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可怜…
冀南币 [ jì nán bì ]
见“冀钞”。
钞法 [ chāo fǎ ]
见“钞引法”。
多共少 [ duō gòng shǎo ]
或多或少。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看着他那父母的面上,假若来时,你多共少与他些钱钞。」元.无名氏《举案齐眉…
鸭青钞 [ yā qīng chāo ]
即鸦青钞。
费钞 [ fèi chāo ]
花费钱钞。
破券 [ pò quàn ]
破钞,花钱。
惠钞 [ huì chāo ]
会钞,付钱。
鸦青料钞 [ yā qīng liào chāo ]
即鸦青钞。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你怀揣着鸦青料钞寻相识,并没有半升粗米施饘粥,单有一注閒钱补笊篱。”参见“鸦…
跑付儿 [ pǎo fù ér ]
方言。逃付钱钞。
钞引法 [ chāo yǐn fǎ ]
纸币的发行制度。《金史·食货志三》:“户部尚书 蔡松年 復钞引法,遂製交钞,与钱并用。”亦省作“钞法”。《金史·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