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 [ dà yàn ]
(一)、鸿雁(鸟名)。(二)、泛指雁类。
孤鴈 [ gū yàn ]
亦作“孤雁”。离群的孤单的雁。
鬼撇 [ guǐ piě ]
方言。犹乱说。 马云鹏 《雁塞游击队》第二章:“‘住嘴!’ 白要命 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粗暴地喊道:‘你鬼撇了些什么…
鱼雁 [ yú yàn ]
比喻书信(古时有借鱼腹和雁足传信的说法):频通鱼雁。鱼雁往还。
龙碛 [ lóng qì ]
指边远蛮荒沙漠之地。 清 吴兆骞 《北风》诗:“寒摧龙磧断,声捲雁沙来。”
冬候鸟 [ dōng hòu niǎo ]
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野鸭、大雁等。
鱼沈鴈落 [ yú chén yàn luò ]
释义 义参「沉鱼落雁」。见「沉鱼落雁」条。
赤鴈 [ chì yàn ]
亦作“赤雁”。赤色之雁,古代以为瑞鸟。
雁山 [ yàn shān ]
(一)、亦作“鴈山”。即雁门山。(二)、即雁荡山。
雁翼 [ yàn yì ]
雁的两翅。指雁翼营。 北周 庾信 《从驾观讲武》诗:“置阵横云起,开营雁翼张。” 唐 李益 《从军有苦乐行》:“参差…
三山五岳 [ sān shān wǔ yuè ]
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雁采 [ yàn cǎi ]
即雁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彼虽先至,未受雁采;不如仍使亲迎。”参见“ 雁币 ”。
宾雁 [ bīn yàn ]
鸿雁。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唐 钱起《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诗:“上林 春更好,宾…
嗷鸿 [ áo hóng ]
哀鸣的鸿雁。语本《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后以喻指流离失所痛苦哀号的饥民。
雁沼 [ yàn zhǎo ]
即 雁池 。 唐 李白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诗:“欲折一枝桂,还来 雁沼 前。” 王琦 注:“《西京杂记》: …
鸿雁传书 [ hóng yàn chuán shū ]
鸿雁:大雁。传书:传送信件消息。用大雁来传送信件,报告消息。比喻用信件互通音信,交流感情。
奠鴈 [ diàn yàn ]
(一)、亦作“奠雁”。古代婚礼,新郎到女家迎亲,献雁为贽礼,称“奠鴈”。(二)、古代卿大夫相见,执雁为礼。
斜行字 [ xié xíng zì ]
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多排成“人”字形,故称。
殊翁 [ shū wēng ]
(一)、文采奇特的雁颈毛。(二)、指颈毛文采奇特的雁。
霜雁 [ shuāng yàn ]
秋雁。
霜鸿 [ shuāng hóng ]
霜雁。
风闪 [ fēng shǎn ]
谓风时大时小,方向不定。 唐 李咸用 《秋望》诗:“风闪雁行疏又密,地迴江势急还迟。”
大鴈 [ dà yàn ]
鸿雁。
朱鴈 [ zhū yàn ]
(一)、亦作“朱雁”。红色的雁。古人以为瑞鸟。(二)、古乐府歌名。
寒鸿 [ hán hóng ]
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