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警 [ chǔ jǐng ]
(公安部门)处理紧急或危险情况:及时处警。
出警 [ chū jǐng ]
(公安部门)接到报警后到现场处理:巡警及时出警,制止了一场械斗。
警露 [ jǐng lù ]
因白露降临而相警戒。相传鹤性机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见《艺文…
诛一警百 [ zhū yī jǐng bǎi ]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狼烟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四处有报警的烽火,指边疆不平靖。
严重警告 [ yán zhòng jǐng gào ]
是军人处分的一种,介于警告和记过之间的一种处分方式。
哨所 [ shào suǒ ]
警戒分队或哨兵所在的处所:边防哨所。
台湾省政府警政厅 [ tái wān shěng zhèng fǔ jǐng zhèng tīng ]
台湾省政府所属的机构,受内政部警政署指挥监督,掌理全省警察行政的计划、民众的组织、外侨的保护、戒严法令的施行、刑事及…
以儆效尤 [ yǐ jǐng xiào yóu ]
严肃处理一件事,用来警醒那些仿效做坏事的人。儆(jǐng):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尤:过失。
不教而诛 [ bù jiào ér zhū ]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岗位 [ gǎng wèi ]
(一)、军警守卫的处所。(二)、泛指职位:坚守工作岗位。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
〖解释〗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二级警督 [ èr jí jǐng dū ]
中国警衔体系的第7等级,由公安部部长授予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以及专业技术高级、中级警官,现行制式衬衣为浅蓝…
崗位 [ gǎng wèi ]
军警执勤的处所。职责、本分。如:「我们要坚守工作岗位,努力不懈。」。
警鍊 [ jǐng liàn ]
警策精炼。清 吴雷发《说诗菅蒯》:“有极平淡而难及者,人或以为警鍊少。不知其驾警鍊而上之也。但学者未造警鍊,不可先学…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特种警察 [ tè zhǒng jǐng chá ]
经过特殊训练,配有特殊装备,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警察。主要任务是打击劫持、暗杀等暴力犯罪活动和处置其他突发的暴力事件。…
响水童尸 [ xiǎng shuǐ tóng shī ]
1月29日上午,响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孙荣荣(滨海县人)报警称,其女儿孙吉儿(4岁)在其生母吴维维(西安市人,暂住…
警衔 [ jǐng xián ]
区别警察等级的称号,如警监、警督、警司、警员等。武装警察的警衔和军衔相同。
警种 [ jǐng zhǒng ]
警察的类别,如户籍警、交通警、刑警等。
了处 [ le chǔ ]
归宿,结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 如今年纪长成,恐虑后无人养育,不是了处。”
烟斥 [ yān chì ]
烽烟和斥候。古以斥候望烽烟,有警则报之。《淮南子·兵略训》:“相地形,处次舍,治壁垒,审烟斥。”
警司 [ jǐng sī ]
警衔,低于警督,高于警员。
警敕 [ jǐng chì ]
亦作“警勅”。亦作“警飭”。警戒。
警示 [ jǐng shì ]
警告;启示:警示后人。予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