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省 [ zhì shěng ]
指尚书省。宋 梅尧臣《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凤池人忆去年艷,雉省客无今日狂。”参见“雉门车”。
雉门车 [ zhì mén chē ]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萧广济《孝子传》:“萧芝 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十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歧路;下直入门…
雉尾炬 [ zhì wěi jù ]
古时火攻用的一种兵器。《梁书·羊侃传》:“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 作雉尾炬,施铁鏃,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
雉头裘 [ zhì tóu qiú ]
以雉头羽毛织成之裘。借指奇装异服。《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 程据 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於殿前。”…
鶅雉 [ zī zhì ]
古代指东方出产的野鸡。《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晋 杜预 注:“五雉,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东方曰鶅雉,南…
下雉 [ xià zhì ]
县名。汉置。在湖北省阳新县东南。《汉书·地理志上》:「江夏郡。县十四。下雉。」
雉雉 [ zhì zhì ]
杂陈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潬潬噅噅,棼棼雉雉,万物尽化。” 周振甫 注:“雉雉,杂乱貌。” 詹…
鵫雉 [ zhuó zhì ]
鸟名。即白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雉》引《禽经》:“雉,介鸟也。素质五采备曰翬雉,青质五采备曰鷂雉,朱黄…
新矧 [ xīn shěn ]
即新雉。参见“新雉”。
五雉 [ wǔ zhì ]
相传 少皞 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杜预 注:…
单县 [ shàn xiàn ]
单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因舜帝之师单卷在此居住而得名,是汉朝女政治家吕雉的…
吕氏 [ lǚ shì ]
(一)、指春秋吕尚的后代。(二)、《吕氏春秋》的省称。(三)、指汉高祖后吕雉及其侄吕产、吕禄等。
山雌 [ shān cí ]
即雉。语本《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后以“山雌”借指雉。
腒雉 [ jū zhì ]
晒干的雉和新鲜的雉。
雉尾 [ zhì wěi ]
(一)、见“雉尾扇”。(二)、雉尾部之长羽。
科雉 [ kē zhì ]
刚出窠之雉,幼雉。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楚庄王 猎於 云梦 ,射科雉,得之。”《吕氏春秋·至忠》作“随兕”…
榆翟 [ yú zhái ]
古时王后从王祭祀先公时所穿的服装。因绣饰雉形,故称。榆,通“鷂”。鹞雉,青质五彩的雉。翟,长尾雉。
鷷雉 [ zūn zhì ]
野鸡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晋 杜预 注:“雉有五种,西方曰鷷雉。”
霞城 [ xiá chéng ]
(一)、雄峻高大的城。(二)、指赤城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状如城墙雉堞,土色皆赤,望之似霞,故名。
白翟 [ bái zhái ]
(1).见“ 白狄 ”。(2).鸟名。白雉类。《山海经·西山经》:“又北二十里,曰 盂山 ……其鸟多白雉、白翟。” …
白翠 [ bái cuì ]
即白雉。《山海经·西山经》“其鸟多白雉、白翟” 晋 郭璞 注:“或作白翠。” 郝懿行 笺疏:“雉、翟,一物二种。《经…
雉姁 [ zhì xū ]
指 汉高祖 后 吕雉 。 雉 字 娥姁 。 清 钱谦益 《题淮阴侯庙》诗:“岂知隆準如长颈,终见鹰扬死 雉姁 。” …
雉媒 [ zhì méi ]
为猎人所驯养用以诱捕野雉的雉。《文选·潘岳<射雉赋>》“恐吾游之晏起” 南朝 宋 徐爰 注:“游,雉媒名, 江 淮 …
雉子 [ zhì zǐ ]
幼雉。
雉求牡匹 [ zhì qiú mǔ pǐ ]
雌雉呼求雄雉来相匹配。比喻淫乱、不守礼法的人。《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