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军 [ dōu jūn ]
(一)、殿前司都虞候的别称。(二)、宋时禁军的别称。(三)、指兵马都监。
军都 [ jūn dōu ]
(一)、军中战友。唐 韦元甫《木兰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嶇。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 木兰,言声虽是颜貌…
五军都督府 [ wǔ jūn dū dū fǔ ]
明朝管理军队的机构。明太祖初设大都督府,后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统管京师和外地各卫所。其职责是管理、…
都督 [ dū du ]
古代官名。魏晋以 后大都督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都督是地方军政长官。明代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清初废。辛 亥革命…
成都军区 [ chéng dū jūn qū ]
军训 [ jūn xùn ]
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都应参加军训。
厢禁军 [ xiāng jìn jūn ]
负责京都警卫的军队称禁军,负责诸州地方警卫的称厢军。
偏图 [ piān tú ]
清汉军正白旗人。本姓李,諡襄敏。官镶白旗汉军都统。
副都统 [ fù dōu tǒng ]
清代八旗军长官之次官。《皇朝通志·职官略·八旗官制》:「八旗都统、副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分掌满洲、蒙古、…
都尉 [ dū wèi ]
(一)、官名,次于将军的军官。(二)、吴广为都尉。--《史记.陈涉世家》(三)、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史记.项…
都头 [ dū tóu ]
(一)、军职名。都将的别称。 唐 末 田令孜 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 五代 沿之。 宋 时…
向克捷 [ xiàng kè jié ]
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
三军用命 [ sān jūn yòng mìng ]
全军都奋不顾身地执行命令。
所向克捷 [ suǒ xiàng kè jié ]
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
阃司 [ kǔn sī ]
明 代地方军事机构“都司”的别称。
班师回朝 [ bān shī huí cháo ]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左校尉 [ zuǒ xiào wèi ]
东汉灵帝时,在京都洛阳,设立西园八校尉,即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左校尉、助军左校尉、右校尉、助军右…
败兵折将 [ bài bīng zhé jiàng ]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探军人 [ tàn jūn rén ]
打听军事情报的人。《三国志平话.卷上》:「至来日,元帅排筵宴,商议间,有探军人回报,败军都入广宁郡。」也称为「探军」…
厢巡 [ xiāng xún ]
宋 代京都巡夜的军警,属厢官统辖。
军头 [ jūn tóu ]
(一)、军官名。掌宿卫。唐 置,宋 沿之。《新唐书·百官志四上》:“武德 元年,改鹰扬郎将曰军头,正四品下。”《资治…
薛仁贵 [ xuē rén guì ]
唐代大将。名礼,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因功升右领军中郎将。后又率军战胜西突厥,…
片甲不留 [ piàn jiǎ bù liú ]
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都司 [ dū sī ]
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
都厅 [ dōu tīng ]
尚书省的总办公厅。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祖宗 时,诸郡皆有都厅。至 宣和 三年,怀安军 奏:‘今尚书省公相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