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跌 [ zhuàng diē ]
(一)、撞头跺脚。形容悲痛不能自制。(二)、碰触而跌落。
七跌八撞 [ qī diē bā zhuàng ]
形容跌跌撞撞走路不稳。
攧手攧脚 [ diān shǒu diān jiǎo ]
犹言跌跌撞撞。
瘸狼渴疾 [ qué láng kě jí ]
跌跌撞撞急行貌。
浪跄 [ làng qiàng ]
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俍傍 [ liáng bàng ]
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磕爬 [ kē pá ]
方言。身体向前俯冲倾侧,跌跌撞撞。
掷攧 [ zhì diān ]
撞跌。
跌跌冲冲 [ diē diē chōng chōng ]
同“跌跌撞撞”。艾明之《火种》第二章:“他极力屏住气,保持着清醒,托着小孩跌跌冲冲地朝池边扑去。”
竭蹶 [ jié jué ]
原指走路没有力气,跌跌撞撞的样子。后用来形容经济困难。
跌跌铳铳 [ diē diē chòng chòng ]
同“跌跌撞撞”。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身体》:“《义侠记》剧:‘客人走得跌跌銃銃’,銃音充。”《歇浦潮》第六四回:“…
滚滚蹡蹡 [ gǔn gun qiāng qiāng ]
连滚带爬,跌跌撞撞的样子。《西游记.第三六回》:「行者咄的一声,諕了一跌,爬起来看见脸,又是一跌,吓得滚滚蹡蹡,跑入…
艰难竭蹶 [ jiān nán jié jué ]
形容生活非常困难。竭蹶(jué):原指走路艰难、跌跌撞撞的样子,现多指经济困难。
跌跌绊绊 [ diē diē bàn bàn ]
同“跌跌撞撞”。沙汀《烦恼》:“父亲跌跌绊绊,一气爬上去了。随即传来了倒下声和叹气。”蒋和森《风萧萧》十八:“忽然‘…
跌蹶 [ diē juě ]
跌跌撞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无何,马 归,街衢人望见之,譟奔跌蹶,如逢怪物。”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蹯跚 [ fán shān ]
犹蹒跚。行步摇晃跌撞貌。
踢脚绊手 [ tī jiǎo bàn shǒu ]
跌跌撞撞的样子。《西游补》第一回:“行者看见,心中焦躁,耳朵中取出金箍棒,拿起乱赶,吓得小儿们一个个踢脚绊手走去。”
踢踢绊绊 [ tī tī bàn bàn ]
行走跌撞貌。莫应丰《竹叶子》:“五十九岁的冬至二爹摸黑走进门,踢踢绊绊来到张树基床前。”
陇种 [ lǒng zhǒng ]
(一)、跌撞摇晃貌。《荀子.议兵》�s"故仁人之兵……则若盘石然�o触之者角摧�o案角鹿�事ぶ侄�笼而退耳。
蹣跚 [ pán shān ]
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2、行步缓慢,往来徘徊的样子。3、行步摇晃跌撞。4、舞步翩跹。5、旋行;徘徊。
踢踢碰碰 [ tī tī pèng pèng ]
行走跌撞貌。聂绀弩《论时局》:“我一面踢踢碰碰,一面怨天尤人,带着在浑身倾泻的汗水和两脚的水泡,如醉如痴地走下了山。…
一顶 [ yī dǐng ]
计算数量的单位。《三国演义.第八回》:「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跑了一箭多路,…
赤留出律 [ chì liú chū lǜ ]
急走跌撞貌。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与你便急章拘诸慢行的赤留出律去。”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諕的那呆呆邓…
跌荡不拘 [ diē dàng bù jū ]
跌荡不拘(跌蕩不拘) 见“ 跌荡不羈 ”。
躃蹩 [ bì bié ]
亦作“躄蹩”。脚步歪斜跌撞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不知在那里喫酒喫的满脸通红,反背着双手,躄蹩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