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绦 [ sī tāo ]
丝编的带子或绳子。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緑丝绦。”《红楼梦》第一○九回:“﹝ 妙玉 ﹞身上穿…
赤绦 [ chì tāo ]
红色丝绦。
鹤氅皂绦 [ hè chǎng zào tāo ]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1皂绦,亦作“皁绦”,黑色的丝绳。
玉绦环 [ yù tāo huán ]
系有丝绦的玉环,佩之以祈福。
绦丝 [ tāo sī ]
杂色丝带。
丝縧 [ sī tāo ]
丝编的带子或绳子。 唐 贺知章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緑丝绦。”《红楼梦》第一○九回:“﹝ 妙玉 ﹞身…
鹿卢剑 [ lù lú jiàn ]
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玉縧环 [ yù tāo huán ]
系有丝绦的玉环,佩之以祈福。明 汪廷讷《种玉记·赠玉》:“谁料那福星的玉绦环,禄星的玉拂麈、寿星的紫玉杖,一一都在桌…
玉葱条 [ yù cōng tiáo ]
青白色的丝绦。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四一:“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鉤纤挂玉葱条。”
吕公绦 [ lǚ gōng tāo ]
(一)、衣带名。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常用之,故名。《水浒传》第九十回:“﹝许贯忠﹞繫一条杂彩吕公绦,着…
宫縧 [ gōng tāo ]
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清 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列仙曹,叩请烈皇下碧宵,捨 煤山 古树,解却宫绦。”《红…
吕公縧 [ lǚ gōng tāo ]
(一)、衣带名。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八仙中的 吕洞宾 常用之,故名。《水浒传》第九十回:“﹝ 许贯忠 ﹞繫一条杂彩吕…
鸾縧 [ luán tāo ]
束腰的丝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衣衫》:“一曰束腰之带,俗呼鸞绦者是也。”《红楼梦》第三二回:“近日 宝玉…
绛县 [ jiàng xiàn ]
县名。位于山西省南部,涑水北岸,新绦县东南。汉为闻喜县,后魏设置南绦县,西魏时改为绦县,唐移县于今所在。清属绦州直隶…
条缨 [ tāo yīng ]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 绦 ”。《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 注:“条…
飘飘拽拽 [ piāo piāo zhuài zhuài ]
形容飘拂拖带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九回:“﹝妙玉﹞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手执麈尾、念珠。跟着…
衲帛 [ nà bó ]
绣织上花纹的绸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匠 大喜,随即到了市上,买了一身衲帛衣服,粉底皂靴,绒袜,瓦楞帽…
驱虫剂 [ qū chóng jì ]
驱除肠内蛔虫、绦虫、蛲虫等寄生虫的药物,例如驱除蛔虫的山道年、使君子,驱除绦虫的槟榔、绵马、石榴皮、南瓜子,驱除蛲虫…
伪券 [ wěi quàn ]
伪契也。《宋史·元绦传》:「尾印而撰伪券耳。」
沿边儿 [ yán biān ér ]
把窄条的布或绦子等缝在衣物边上
麻紴 [ má bō ]
由散麻纤维纠绞而成的线状或绦状物。
绦帻鸡人 [ jiàng zé jī rén ]
绦帻,汉宿卫武士所戴的红色头巾。鸡人,古代宫中于天未明之前,负责报晓,以警百官的卫士。绦帻鸡人后泛指戴红头巾的宿卫武…
传法沙门护法善神 [ chuán fǎ shā mén hù fǎ shàn shén ]
谓官吏盲从前官之成规也。宋时讥吕惠卿、韩绦二人固守王安石之法之语。《宋史·王安石传》:「吕惠卿服阕,安石朝夕汲引之,…
他计 [ tā jì ]
其他之打算。李绦〈对宪宗论朋党文〉:「不为他计,苟安其位。」
狗牙儿縧子 [ gǒu yá ér tāo zi ]
犬牙状的丝织花边或带子。《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站起来,自己低头一看,纔知穿的那件石青褂子,镶着一身的狗牙儿绦…
【词语拼音】sī tāo
【词语解释】丝编的带子或绳子。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緑丝绦。”《红楼梦》第一○九回:“﹝ 妙玉 ﹞身上穿一件月白素绸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郭小川《乡村大道》诗一:“哦,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所有的城市、乡村、山地、平原,都叫它串成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