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号 [ hàn hào ]
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颜师古 注:…
涣汗大号 [ huàn hàn dà hào ]
(一)、指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二)、指帝王发布号令。
可汗 [ kè hán ]
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恪尊 [ kè zūn ]
我国古代 鲜卑 等族可汗妻的称号。
收回成涣 [ shōu huí chéng huàn ]
比喻君主发号施令,如汗出于身,难于收回。
朱汗 [ zhū hàn ]
《汉书·武帝纪》“贰师将军 广利 斩 大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大宛 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
流汗沾背 [ liú hàn zhān bèi ]
释义犹「汗流浃背」。见「汗流浃背」条。01.《宋书.卷四三.傅亮列传》:「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号呜咽,侍侧者…
克汗 [ kè hán ]
即可汗。古代 柔然、突厥、回纥、蒙古 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反汗 [ fǎn hàn ]
《汉书·刘向传》:“《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时而反,是反汗也。”以汗出…
饰配 [ shì pèi ]
指结婚。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既降和亲之命,遂申饰配之礼。”
拖雷 [ tuō léi ]
人名。元睿宗,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曾随其兄窝阔台攻金,收河南诸郡,颇有功勋。其子蒙哥为大汗时,尊其为「英武皇帝」,庙号…
涣发大号 [ huàn fā dà hào ]
涣发大号(涣發大號) 犹言涣汗大号。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罢息诛求,敦尚节俭,涣发大号,与人更新。” 唐…
俟毗可汗 [ sì pí kě hàn ]
唐、西突厥之王也,咄陆可汗泥执之父,名莫贺设,属统叶护。贞观中仆之,代之,号俟毗可汗,但众不从,起内讧。见《旧唐书·…
细夫 [ xì fū ]
小民。明 祝允明《前闻记·近时人别号》:“自餘閭市村曲细夫未尝无别号者。”清 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
济农 [ jì nóng ]
汉语“亲王”的蒙古语译音。也写作吉囊、吉能。意为“副王”或“副汗”。明 代 蒙古 贵族首领称号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
汗血马 [ hàn xuè mǎ ]
古代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以指骏马。《史记·大宛列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
伊特忽失可汗 [ yī tè hū shī kě hàn ]
唐之薛延陀可汗。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兄之子,名咄摩支,嗣夷男为拔酎多弥可汗,被铁勒诸部灭后,咄摩支乃率其败残之部衆,称号…
汗流浃肤 [ hàn liú jiā fū ]
汗流浃肤(汗流浹膚) 见“ 汗流浹体 ”。
汗流浃踵 [ hàn liú jiā zhǒng ]
汗流浃踵(汗流浹踵) 见“ 汗流至踵 ”。
窝阔台 [ wō kuò tái ]
人名。(公元1186~1241)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元太祖卒后即位,用耶律楚材为相,承父志联宋灭金,都和林。以拔都为元…
铁木真 [ tiě mù zhēn ]
人名。(公元1162~1227)姓奇渥温,名铁木真,元开国君主,建号成吉思汗。有雄略,善用兵,武功极盛,于宋开禧二年…
人汗 [ rén hàn ]
人之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汗》:「集解,时珍曰:『汗出于心,在内则为血,在外则为汗,故曰:『夺汗者无血,…
透汗 [ tòu hàn ]
汗出充分了叫出透汗:吃完药,出了一身透汗。
宰桑 [ zǎi sāng ]
明 代 蒙古 官号。从 元 代沿袭而下。为汉语“宰相”的音转。绝大多数出身于非 成吉思汗 家族的封建领主。
汗挂 [ hàn guà ]
亦作“汗褂”。即汗衫。
【词语拼音】hàn hào
【词语解释】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颜师古 注:“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若夫非常庆典,特颁汗号,使之荡涤瑕秽,洒然自新,未始非仁政之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