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鬯 [ sì chàng ]
陈尸设鬯。为古浴尸之礼。
尸禄素飡 [ shī lù sù cān ]
尸禄素飡 见“ 尸禄素餐 ”。
行尸走骨 [ xíng shī zǒu gǔ ]
行尸走骨 见“ 行尸走肉 ”。
尸解仙 [ shī jiě xiān ]
尸解而成仙的仙人称为尸解仙。
焚尸扬灰 [ fén shī yáng huī ]
焚尸扬灰(焚尸揚灰) 见“ 焚骨扬灰 ”。
马革裹屍 [ mǎ gé guǒ shī ]
释义 「马革裹屍」典源作「马革裹尸」。「尸」,同「屍」。「马革裹屍」指战死沙场,无有棺椁,用马皮把屍体包裹起来以归葬…
枯骴 [ kū cī ]
肉未烂尽的尸骸。亦泛指尸骸。
尸陀林 [ shī tuó lín ]
同“ 尸陀林 ”。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招羣徒众,入尸陀林,以饼裹腐尸肉而食。”亦作“ 尸陁林 ”。梵语的…
传尸 [ chuán shī ]
(一)、亦作“传尸”。犹转尸。谓死无葬所。(二)、中医称肺结核症。旧题汉华佗《华氏中藏经》有《传尸论》篇。(三)、见…
祼尸 [ guàn shī ]
对尸主行灌礼。尸,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宾尸 [ bīn shī ]
周代贵族在祭祀祖先的次日,为了酬谢尸的辛劳,设酒食请尸来吃,叫做宾尸。
尸骨 [ shī gǔ ]
尸体腐烂后留下的骨架丈夫尸骨未寒,我不能再嫁,又称“尸骸”
女尸 [ nǚ shī ]
(1).古代神话传说中帝女之尸。(2).泛指女人的尸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及视女尸,已化为狐。”(…
衅尸 [ xìn shī ]
古代丧礼以鬯酒涂尸,谓之“衅尸”。
妥尸 [ tuǒ shī ]
引尸就坐。尸,代表亡灵受祭的活人。
用尸 [ yòng shī ]
“尸”是神像。古代祭祀时,用臣下或死者的晚辈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神灵,称为“用尸”。《礼记·曾子问》:“孔子 曰:‘…
诈尸 [ zhà shī ]
(一)、迷信的人指停放的尸体忽然起来。(二)、指突然叫嚷或做出像发狂似的动作(骂人的话)。
尸丧 [ shī sàng ]
(一)、尸体失落。(二)、尸体;遗体。(三)、主持丧事。
尸亲 [ shī qīn ]
(一)、同“尸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见二人死了,责令尸亲前来领尸。”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人命总论…
碎骨粉尸 [ suì gǔ fěn shī ]
碎骨粉尸 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 中国 ,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
尸柩 [ shī jiù ]
同“ 尸柩 ”。《北史·隐逸传·徐则》:“须臾尸柩至,知其灵化。”盛有尸体的棺材。《礼记·丧大记》:“君弔,见尸柩而…
顿戟 [ dùn jǐ ]
《管子·地数》:“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后因以“顿戟”指动用干戈引起兵战。
舆机 [ yú jī ]
谓置尸机上而抬之。机,抬尸之床。因用指出殡。
暴尸 [ bào shī ]
死在外面尸体没有收殓埋葬:暴尸街头。
走骨行尸 [ zǒu gǔ xíng shī ]
走骨行尸 同“ 走肉行尸 ”。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莫怪我叮嚀切切,走骨行尸,贪财恋色,枉消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