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漏 [ jìn lòu ]
宫中计时漏刻。亦指漏刻发出的声响。
漏费 [ lòu fèi ]
浪费;花费。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故王者禁溢利,节漏费。溢利禁则反本,漏费节则民用给。” 阿英 《盐乡杂信…
漏积 [ lòu jī ]
虚耗储积。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漏积不禁,田野之蠹也;丧祭无度,伤生之蠹也。”
軏軏 [ yuè yuè ]
象声词。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伏阙》:“漏尽鐘鸣,轆轤軏軏重门禁,严加肃静,再把衣冠整。”
补缺拾遗 [ bǔ quē shí yí ]
弥补缺漏,匡正错失。《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柱石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缺拾遗。」
琐族 [ suǒ zú ]
门上雕连琐文饰的家族。犹王族,贵族。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琐族易灰,脆漏已迫。”
漏巵 [ lòu zhī ]
亦作“ 漏卮 ”。1.底上有孔的酒器。《淮南子·氾论训》:“今夫霤水足以溢壶榼,而 江 河 不能实漏巵,故人心犹是也…
漏脱 [ lòu tuō ]
(1).遗漏;脱落。《后汉书·独行传序》:“庶备诸闕文,纪志漏脱云尔。”《南史·吴喜传》:“ 演之 尝作让表,未奏失…
衢鼓 [ qú gǔ ]
街鼓。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 长安 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 长安 城里人先老。…
走漏天机 [ zǒu lòu tiān jī ]
走漏:泄漏。泄漏秘密。
漏泄 [ lòu xiè ]
(一)、(水、光线等)流出或透出:煤气管道漏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漏泄下来。(二)、泄露;走漏:漏泄试题。漏泄天机。
脱漏 [ tuō lòu ]
漏掉;遗漏:这份抄件脱漏的字句较多。
沙时计 [ shā shí jì ]
即沙漏。参见“ 沙漏 ”。
补漏 [ bǔ lòu ]
(一)、修补物体上的漏洞:船至江心补漏迟。雨季临近,房屋补漏工作应该抓紧。(二)、弥补工作中的疏漏:补漏纠偏。
传漏之音 [ chuán lòu zhī yīn ]
报时之音也。《昭明文选·陆倕·新漏刻铭》:「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济注:「传漏,唱漏也。」
吞舟漏网 [ tūn zhōu lòu wǎng ]
吞舟漏网(吞舟漏網) 见“ 吞舟是漏 ”。
溃漏 [ kuì lòu ]
渗漏;泄漏。
囊漏储中 [ náng lòu chǔ zhōng ]
囊漏储中(囊漏儲中) 见“ 囊漏贮中 ”。
把绝 [ bǎ jué ]
把守截断。 唐 李德裕 《赐张仲武诏意》:“如万一清朝官健,禁戢不定,抽归 太原 ,已令把絶 雁门 ,遏其归路,卿便…
残漏 [ cán lòu ]
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漏失 [ lòu shī ]
(一)、漏出而失掉:水分漏失。(二)、疏漏;失误:这一工作不能有半点漏失。
补阙挂漏 [ bǔ quē guà lòu ]
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漏刻 [ lòu kè ]
(一)、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
漏夺 [ lòu duó ]
漏脱,遗漏。
缺漏 [ quē lòu ]
欠缺遗漏的地方:弥缝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