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石 [ lì shí ]
树立碑石。《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立石。”唐 杜甫《石笋行》:“恐是昔时卿相墓…
立石起柳 [ lì shí qǐ liǔ ]
卧石自竖,枯柳复生。相传为有贤人自民间起而为帝之兆。事详《汉书·眭弘传》。
立石寺 [ lì shí sì ]
峭立 [ qiào lì ]
陡立:峭立的山峰。岩石峭立。
刊立 [ kān lì ]
刻石立碑。
石方 [ shí fāng ]
(一)、采石、填石或运输石头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来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石方。(二)、上述工作叫石方工程,有时也简…
封石 [ fēng shí ]
刻石立铭。
壁立千仞 [ bì lì qiān rèn ]
壁立:峭壁陡立。形容岩石高耸。
竦石 [ sǒng shí ]
耸立的石头。
立石亚由 [ lì shí yà yóu ]
勒石 [ lè shí ]
刻字于石。亦指立碑。
界石 [ jiè shí ]
立在分界处,用作分界标志的长条石或石碑。
碅磳 [ jūn zēng ]
石危立的样子。磳(zēng)。
砬子 [ lá zi ]
山上耸立的大岩石(多用于地名):白石砬子(在黑龙江)。
石菑 [ shí zī ]
堵塞决口立楗时所用的臿石。
角柱石 [ jiǎo zhù shí ]
台基的拐角处立置的石构件。
转立 [ zhuǎn lì ]
侧立,斜立。《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哀帝 时, 无盐 危山 土自起覆草,如驰道状,又 瓠山 石转立。” 颜师古…
掇刀石 [ duō dāo shí ]
掇刀石在湖北省荆门市南城区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块耸立的巨石,人们叫它“掇刀石”。
列壁 [ liè bì ]
(一)、陡立的石壁。(二)、谓四周之壁。
神道碣 [ shén dào jié ]
谓立在墓前刻有死者事迹的碑石。
金星礜石 [ jīn xīng yù shí ]
礜石的一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四·特生礜石》:“礜石有数种……桃花礜石、金星礜石、银星礜石、特生礜石,俱是一物,…
颂石 [ sòng shí ]
《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颂石”。
笋里 [ sǔn lǐ ]
谓石峰陡峭林立,若春笋丛生之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輒立大石…
勒功 [ lè gōng ]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勋。
直立石龙尾 [ zhí lì shí lóng wěi ]
【词语拼音】lì shí
【词语解释】树立碑石。《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立石。”唐 杜甫《石笋行》:“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新唐书·张仲武传》:“仲武 表请立石以纪圣功,帝詔 德裕 为铭,揭碑 卢龙,以告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