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然 [ mǐn rán ]
(一)、辽阔貌。亦形容胸襟开阔。《列子·汤问》:“其有所触也,泯然无际。”《世说新语·言语》“贫道如游蓬户”刘孝标 …
泯然众人 [ mǐn rán zhòng rén ]
泯然众矣 [ mǐn rán zhòng yǐ ]
泯泯芬芬 [ mǐn mǐn fēn fēn ]
见“泯泯棼棼”。
泯棼 [ mǐn fén ]
见“泯泯棼棼”。
泯泯棼棼 [ mǐn mǐn fén fén ]
亦作“泯泯芬芬”。纷乱貌。《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孔颖达疏:“棼棼,扰攘之状。”《逸周书·祭公》:“汝…
泯弃 [ mǐn qì ]
灭绝废弃;泯灭抛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若泯弃之,物乃坻伏。”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今 茂 泯…
堙坠 [ yīn zhuì ]
犹泯灭。
三年化碧 [ sān nián huà bì ]
指忠心不泯。
刊灭 [ kān miè ]
泯灭;削除。
腐灭 [ fǔ miè ]
泯灭没落。
消泯 [ xiāo mǐn ]
消灭;泯灭。
埃灭 [ āi miè ]
比喻消亡,泯灭。
泯息 [ mǐn xī ]
泯灭,消失。
昏札 [ hūn zhá ]
夭死。昏,通“泯”。
昏夭 [ hūn yāo ]
早死。昏,通“泯”。
童心未泯 [ tóng xīn wèi mǐn ]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泯乱 [ mǐn luàn ]
昏乱;混乱。《书·康诰》:“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引 王念孙 曰:“泯,亦乱也。” 汉…
泯滅 [ mǐn miè ]
形迹消灭。唐.杜甫〈咏怀古迹〉诗:「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红楼梦.第一回》:「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
积泯 [ jī mǐn ]
逐渐泯没。 明 王世贞 《遥望北邙山》诗:“斧斤焉施伐,原窞各趋畴。积泯渐成无,焉能覩其由。”
永不泯灭 [ yǒng bù mǐn miè ]
永就是永远。不就是不会。泯的本义是:灭,尽。泯灭指消灭;消失。就是指永远不会消失,常用为死的婉称,现在也用于精神不会…
昏弃 [ hūn qì ]
蔑弃,弃绝。昏,通“泯”。
灰泯 [ huī mǐn ]
如灰之泯灭。谓消亡。
灰灭 [ huī miè ]
如灰烬之消散泯灭。
杂越 [ zá yuè ]
谓杂乱而泯灭界划。
【词语拼音】mǐn rán
【词语解释】(一)、辽阔貌。亦形容胸襟开阔。《列子·汤问》:“其有所触也,泯然无际。”《世说新语·言语》“贫道如游蓬户”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师虽升履丹墀,出入朱邸,泯然旷达,不异蓬宇也。”
(二)、完全符合貌。《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湛方生《秋夜》诗:“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復寿夭于 彭 殤。”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禪宗论云门有三种语……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自改土归流以后,一如内地编氓之营伍,泯然无异矣。”
(三)、消失净尽貌。《太平广记》卷二八七引 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侯元》:“元 因拜谢而出,仍令一童送之。既出洞穴,遂泯然如故。”宋 王安石《伤仲永》:“又七年,还自 扬州,復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一:“生平著述数万言,所藏金石文字及 宋 栞善本书不下千种,皆泯然无存。”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 深知国民党人革命精神泯然无存,反 袁 定难成就,痛心之馀,决心到 日本 另行组织中华革命党,重新号召进行反 袁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