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寄 [ fēi jì ]
胥吏贪污田赋的一种方法。
官庄 [ guān zhuāng ]
官府管辖的田庄。 唐 以后历代都有设置,但名目不一,如 宋 代的屯田庄、公田庄, 清 代的皇庄等。《宋史·职官志三》…
方户 [ fāng hù ]
宋 代耕方田的农户。
晋朝经济 [ jìn zhāo jīng jì ]
由于兵事将休,在晋武帝时期就废除屯田制,将民屯田给予农民,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
墢田士 [ fá tián shì ]
古代屯田种地的士卒。
职租 [ zhí zū ]
宋 代特称职分田的租赋。
辕田 [ yuán tián ]
更易土地分配的方法。《国语·晋语三》:“﹝ 惠公 ﹞且赏以悦众,众皆哭,焉作辕田。”韦昭 注引 贾逵 曰:“辕,易也…
田社 [ tián shè ]
古代奉祀田神的处所。
耘鼓 [ yún gǔ ]
亦称“耘田鼓”。古代农忙时挂在田头树上的鼓。鸣之以统一行动。
田园 [ tián yuán ]
田地与园圃农村;乡下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田园诗田园文学
皇庄 [ huáng zhuāng ]
明 清 两代皇室直辖的庄田。
田州路 [ tián zhōu lù ]
元代设田州路(治所设于今田东县祥周乡祥周村旧州屯)。
畲耕 [ shē gēng ]
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
由田 [ yóu tián ]
申田,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吏。
余夫 [ yú fū ]
古代谓法定的受田人口之外的人。《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餘夫二十五亩。” 赵岐 注:“餘夫者…
田桑 [ tián sāng ]
(1).种田和养蚕。泛指农事。《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三国志·吴志·孙休…
限田 [ xiàn tián ]
限制私人占有田地数量。《汉书·食货志上》:“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颜师古 …
贾田 [ jiǎ tián ]
古代商人家属所分得的田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郑玄 注:“贾田,在市贾人其家所受…
东田 [ dōng tián ]
(一)、秦汉对陕东六国田亩的总称。别于商鞅变法后的秦田。(二)、南朝齐文惠太子所建楼馆名。(三)、泛指农田。
甸徒 [ diàn tú ]
古代六十四井为甸,按甸为军赋、田役征发的徒卒为“甸徒”。《礼记·祭义》:“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 郑玄 注:“甸,…
方田 [ fāng tián ]
(1).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
五推 [ wǔ tuī ]
古代的一种耕种籍田的礼仪。
圭田 [ guī tián ]
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
依除 [ yī chú ]
宋 代市井交易,计算钱款时,扣除省陌钱的百分之五,称为“依除”。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用钱之法,五代 以来,以…
弁田 [ biàn tián ]
清 代称军田。《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 五十年,以 长沙、澧州 原有弁田,转售纷紜,令除弁田名,準民产授受。”
【词语拼音】dài tián fǎ
【词语解释】古时北方乾旱地区的一种耕作法。将一亩田做成三畎三垄,作物种在畎内,畎垄位置逐年掉换。此法既有利于抗旱,又可使地力获得休养,故称为「代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