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道士 [ máo shān dào shì ]
相传汉景帝时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隐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茅山,后得道。梁陶弘景亦隐居于此,开道教茅山派。入唐后茅山道派…
道任 [ dào rèn ]
犹道官。 宋 徐铉 《洪州西山重建应圣宫铭》:“甲辰岁,有道士 王守元 者, 緱山 仙裔, 茅岭 名流,受命藩侯,来…
三茅君 [ sān máo jūn ]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茅衷。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后名 三茅山,简称 …
茅山道士传奇 [ máo shān dào shì chuán qí ]
茅盈 [ máo yíng ]
汉景帝 时 咸阳人 。传说年十八上 恒山 修道,旋隐 江 南 句曲山 ,与其弟 固 衷 修炼采药,治病活人,世称“三…
三茅 [ sān máo ]
(一)、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二)、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茅君三兄弟。(三)、山名。亦称茅山、句曲山。在江苏省句容县…
茅山 [ máo shān ]
山名。在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原名 句曲山 。相传有 汉 茅盈 与弟 衷 固 采药修道于此,因改名 茅山 。《南史…
紫阳观 [ zǐ yáng guān ]
(一)、道观名。据传在咸阳山中。(二)、道观名。在江苏句容茅山。传为晋许询旧居,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见宋徐铉《茅山…
鍊师 [ liàn shī ]
原指德高思精的道士,后作一般道士的敬称。唐 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与 天台 司马 鍊师 子微 为方外…
茅君 [ máo jūn ]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毛栗子 [ máo lì zi ]
茅栗。树小,叶如板栗,春生夏花秋实冬枯,其实细如橡子,可炒食之。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一进山沟,瞥见 罗…
洁誉 [ jié yù ]
犹言好名声。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华阳洞小儿化为龙》:“ 茅山 隐士 吴绰 ,素擅洁誉。”
句曲 [ jù qǔ ]
(一)、弯曲。(二)、山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相传汉茅盈与其弟固、衷修道于此,故又称茅山。上有蓬壶、玉柱、华阳三…
茅椒 [ máo jiāo ]
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新唐书·隐逸传·武攸绪》:“盘桓 龙门、少室 间,冬蔽茅椒,夏居石室。”《资治通鉴·唐…
七真 [ qī zhēn ]
(一)、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 汉 茅盈、茅固、茅衷 兄弟隐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晋 之 杨羲、许穆、许翙…
黄庭教 [ huáng tíng jiào ]
指道教。因《黄庭经》所说为道教的养真修炼之道。唐 陆龟蒙《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一:“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降跽 [ jiàng jì ]
下跪。 明 杨士奇 《游东山记》:“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
云牙 [ yún yá ]
云丝;云朵。《隋书·礼仪志五》:“皇帝、皇后之輅……画轮轂、輈衡以云牙。”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
落汤鷄 [ luò tāng jī ]
掉在热水里的鸡。喻指全身湿透的人。《西游记》第六七回:“出来寻道士,渰死在山溪。捞得上来大家看,却如一个落汤鷄!”茅…
道士鹅 [ dào shì é ]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
达灵 [ dá líng ]
悟性得道。 唐 李渤 《茅山元静李先生传》:“先生元气不散,瑶圃虚映,达灵久矣,晦辉为常。”
丹诀 [ dān jué ]
炼丹术。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有人入 焦山 七年,老君 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唐…
云外人 [ yún wài rén ]
指山中隐士。 唐 李涉 《山中五无奈何》诗:“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吸霞 [ xī xiá ]
谓吸食朝霞。道家用以修炼养生。唐 陆龟蒙《寄茅山何威仪》诗:“年来已奉黄庭教,夕鍊腥魂晓吸霞。”
白茅人 [ bái máo rén ]
汉武帝 时,方士 栾大 诡称“黄金可成, 河 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于是 武帝 拜 大 为五利将军。又刻…
【词语拼音】máo shān dào shì
【词语解释】相传汉景帝时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隐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茅山,后得道。梁陶弘景亦隐居于此,开道教茅山派。入唐后茅山道派为道教主流,凡茅山道士颇受贵族、名流尊重。至明、清渐式微,茅山道士遂成为小说家讽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