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脩 [ zǎo xiū ]
枣子与肉脯。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
脩明 [ xiū míng ]
(一)、发扬光大。《淮南子·诠言训》:“由此观之,贤明之不足任也,而道术之可脩明矣。”明 方孝孺《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
监锢 [ jiān gù ]
监禁;禁锢。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岁月益久,逋欠愈多,科决监錮,以逮妻孥。”清 金捧阊《守一斋笔记·奚孝廉》:…
修赋 [ xiū fù ]
(一)、同“脩赋”。(二)、制定赋税之法。
孔修 [ kǒng xiū ]
(一)、亦作“孔脩”。(二)、治理得很好。
修术 [ xiū shù ]
(一)、同“脩术”。(二)、实施刑名法术。
脩鱼 [ xiū yú ]
(一)、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秦 败我 脩鱼。”(二)、复姓。秦 之先祖有 脩鱼…
修景 [ xiū jǐng ]
(一)、同“脩景”。(二)、指长长的日影。
元修菜 [ yuán xiū cài ]
(一)、同“元脩菜”。(二)、即巢菜,亦称野蚕豆。
束修羊 [ shù xiū yáng ]
亦作“束脩羊”。用作束修的羊。泛指束修。
邑乘 [ yì chéng ]
县志;地方志。 清 方文 《禊日同潘含仲陈襄云金去的饮石牛洞》诗:“君有史才脩邑乘,兹游虽小亦堪传。”自注:“ 去的…
脩好 [ xiū hǎo ]
(一)、指国与国之间结成友好关系。《左传·成公九年》:“楚子 使 公子辰 如 晋,报 钟仪之 使,请脩好、结成。”南…
修远 [ xiū yuǎn ]
(一)、同“脩远”。(二)、长远,辽远。多指道路。
修鲲 [ xiū kūn ]
(一)、同“脩鲲”。(二)、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脩行 [ xiū xíng ]
(一)、谓修养德行。《韩非子·五蠹》:“仲尼,天下圣人也,脩行明道以游海内。”《淮南子·诠言训》:“君子脩行而使善无…
修实 [ xiū shí ]
(一)、同“脩实”。(二)、谓务实而不图虚名。
修志 [ xiū zhì ]
(一)、同“脩志”。(二)、谓培养高尚的志向。
修鱼 [ xiū yú ]
(一)、见“脩鱼”。(二)、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东。
脩谒 [ xiū yè ]
犹晋谒,拜见。《三国志·陈武传》:“陈武 字 子烈,庐江 松滋 人。孙策 在 寿春,武 往脩謁。”元 麻革《游龙山记…
修薄 [ xiū báo ]
(一)、同“脩薄”。(二)、指长长的丛生的草木。
脩饰 [ xiū shì ]
(一)、修改润饰,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论语·宪问》:“为命,裨諶 草创之,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脩饰之。”宋 …
脩理 [ xiū lǐ ]
(一)、端谨整饬。汉 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陶婴 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娶焉,乃自脩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
修檛 [ xiū zhuā ]
(一)、同“脩檛”。(二)、笙两侧的长管。亦借指笙。
白 [ bái ]
白绸。《北史·袁聿修传》:“ 大寧 初, 聿脩 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令考校官人得失。经 兖州 ,时 邢邵 为刺史,…
清卿 [ qīng qīng ]
1. 对 北齐 太常少卿 袁聿脩 的敬称。《北史·袁聿脩传》:“初, 聿脩 为尚书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遗。尚书 邢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