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汗 [ mào hàn ]
汗水由体内往外发散。如:「天气热得令人直冒汗。」
颡汗 [ sǎng hàn ]
额上冒汗。表示惭愧、惶恐。
泚额 [ cǐ é ]
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亡阴亡阳 [ wáng yīn wáng yáng ]
古代用来形容手足冷、冒冷汗现象。
汗出如渖 [ hàn chū rú shěn ]
渖:汁液。满身汗水。形容天气炎热或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浑身冒汗的现象。
血指汗颜 [ xuè zhǐ hàn yán ]
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闷汗 [ mēn hàn ]
密闭不透气使汗流出来。如:「他感冒从不看医生,自己弄一碗姜茶喝了,蒙着被子闷汗。」
汗不敢出 [ hàn bù gǎn chū ]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流血流汗 [ liú xiě liú hàn ]
形容非常辛勤劳苦。如:「国家是许多革命先烈,冒着生命危险,流血流汗所缔造的。」
楞冲冲 [ léng chōng chōng ]
鲁莽冒失的样子。如:那次游泳,你楞冲冲地从高台上跳下来,真叫人为你捏一把汗。
汗青 [ hàn qīng ]
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时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样,所以古人称竹简为汗青。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宋…
汗喘 [ hàn chuǎn ]
汗流气喘。有时用以形容激动紧张。 宋 韩琦 《苦热》诗:“蛟龙窜潭穴,汗喘不敢雨。” 宋 苏轼 《紫团参寄王定国》诗…
溻湿 [ tā shī ]
浸湿。杨朔《分水岭》:“白天走路,爬山,汗又直冒,军衣溻湿一次又一次,净是一圈一圈的白渍。”《人民文学》1981年第…
银翘散茶 [ yín qiào sàn chá ]
银翘散茶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近代广泛用于感…
汗流浃肤 [ hàn liú jiā fū ]
汗流浃肤(汗流浹膚) 见“ 汗流浹体 ”。
汗流浃踵 [ hàn liú jiā zhǒng ]
汗流浃踵(汗流浹踵) 见“ 汗流至踵 ”。
人汗 [ rén hàn ]
人之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汗》:「集解,时珍曰:『汗出于心,在内则为血,在外则为汗,故曰:『夺汗者无血,…
透汗 [ tòu hàn ]
汗出充分了叫出透汗:吃完药,出了一身透汗。
风热感冒 [ fēng rè gǎn mào ]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
汗挂 [ hàn guà ]
亦作“汗褂”。即汗衫。
冒领 [ mào lǐng ]
冒充他人领取:冒领存款。冒领失物。冒领材料。
寝汗 [ qǐn hàn ]
眠中出汗,即盗汗。
汗牛充屋 [ hàn niú chōng wū ]
汗牛充屋 同“ 汗牛充栋 ”。
虚冒 [ xū mào ]
假冒;冒充。
汗污 [ hàn wū ]
(一)、混合着汗水的污垢。(二)、被汗水弄脏;汗水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