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韔 [ jiāo chàng ]
《诗·秦风·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毛 传:“韔,弓室也……交韔,交二弓於韔中也。”朱熹 集传:“交二弓於韔…
上制 [ shàng zhì ]
1.最长之弓。《周礼·考工记·弓人》:「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
燕弓 [ yàn gōng ]
燕 地所产的弓。指良弓。
居干 [ jū gàn ]
处理弓干。《周礼·考工记·弓人》:“居干之道,菑栗不迆,则弓不发。” 贾公彦 疏:“居谓居处解析弓干之法。”
弧韣 [ hú dú ]
张旌旗正幅的竹弓和弓衣。
帝弓 [ dì gōng ]
指虹。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参见“ 天弓 ”。
櫜服 [ gāo fú ]
谓将弓矢收藏入弓箭套。 晋 挚虞 《太康颂》:“弓矢櫜服,干戈戢藏。”
和弓 [ hé gōng ]
调弓。谓调试弓体的强弱。
杨叶弓 [ yáng yè gōng ]
可百步穿杨的弓。形容好弓。
半弓 [ bàn gōng ]
(一)、半弓形。形容弦月。(二)、半弓之地。形容面积很小。弓,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三)、俗以“一…
韬弓 [ tāo gōng ]
将弓放进盛弓袋。谓携带兵器。
锦绷 [ jǐn bēng ]
(一)、亦作“锦绷”。(二)、比喻笋壳。(三)、比喻竹笋。(四)、指安禄山。(五)、引申为胡人。
弓势 [ gōng shì ]
(一)、似弓之形。(二)、弓的威力。
大弓 [ dà gōng ]
(一)、古代良弓名。《春秋·定公八年》:“盗窃寳玉、大弓。”杜预 注:“大弓,封父 之繁弱。”孔颖达 疏:“此寳玉大…
玈弓 [ lú gōng ]
黑弓。《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策命 晋侯 为侯伯,赐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杜预 注:“…
垫弦 [ diàn xián ]
弓身与弓弦相接处的部件。
奏琴 [ zòu qín ]
弹琴。如:「他每日总会拨出一些时间奏琴,藉以放松紧绷的情绪。」
王弓 [ wáng gōng ]
古代六弓之一,为最强劲的弓。
引弓 [ yǐn gōng ]
(一)、拉弓。(二)、持弓。谓善于骑射。
安弓 [ ān gōng ]
力量柔缓的弓。《周礼·考工记·弓人》:“骨直以立,忿执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
弩箭离弦 [ nǔ jiàn lí xián ]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极其迅速。
楚得楚弓 [ chǔ dé chǔ gōng ]
chǔ de chǔ gōng 楚得楚弓 见“ 楚弓楚得 ”。
弓力 [ gōng lì ]
(一)、挽弓的力量。(二)、弓的发射力。
弓藏鸟尽 [ gōng cáng niǎo jìn ]
释义 义参「鸟尽弓藏」。见「鸟尽弓藏」条。
鹊面弓 [ què miàn gōng ]
即鹊画弓。 宋 孙光宪 《定西番》词:“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参见“ 鹊画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