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国 [ fù yōng guó ]
为保护本国的安全,屈服于他国的势力,任由其指挥的国家,称为「附庸国」。
卑国 [ bēi guó ]
附庸国。《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穀梁传…
影国 [ yǐng guó ]
指附庸国。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三:“ 后梁 为 北魏 影国。影国,犹云附庸。”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凡…
社稷之臣 [ shè jì zhī chén ]
称春秋时附庸于大国的小国。也称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称藩 [ chēng fān ]
亦作“称蕃”。自称藩属。向大国或宗主国承认自己的附庸地位。
开宇 [ kāi yǔ ]
开辟封地。《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锡介珪以作瑞,宅附庸而开宇。” 刘良 注:“居其附庸之国,开我皇家之土宇…
遂国 [ suì guó ]
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所建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春秋时为齐所灭。
附庸 [ fù yōng ]
(一)、原指中国古代附 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后指受宗主国统治和奴役的国家。现在也指受别国操纵、控制的国家。(二)、泛…
胥附 [ xū fù ]
使疏远者相亲附。亦指亲附、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
请朔 [ qǐng shuò ]
谓附庸请求奉行宗主国的正朔,愿为藩属。朔,指正朔,开国帝王新颁行的历法。
奢雅 [ shē yǎ ]
奢侈附庸风雅。
陪敦 [ péi dūn ]
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左传·定公四年》:“是使之职事于 鲁 ,以昭 周公 之明德。…
姜戎 [ jiāng róng ]
春秋时居住在晋国南部的少数民族。晋国的附庸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雍缚 [ yōng fù ]
附庸别人的生活习俗。
安陵君 [ ān líng jūn ]
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一个小国(现在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如: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战国策·魏…
波罗的海三小国 [ bō luó dì hǎi sān xiǎo guó ]
濒临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个共和国。三国本为前苏联的附庸国,后纷纷独立。参见「立陶宛共和国」、「爱沙…
华沙公约组织 [ huá shā gōng yuē zǔ zhī ]
公元一九五五年由前苏联及其东欧附庸国家,根据华沙公约所成立的武装同盟或区域安全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重要部门包括政治…
三家分晋 [ sān jiā fēn jìn ]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
附国 [ fù guó ]
(一)、古部落名。分布于今 四川 西部和 昌都 地区。隋 唐 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
蜂趋蚁附 [ fēng qū yǐ fù ]
蜂趋蚁附(蜂趨蟻附) 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联升社学和钟庸社学》:“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
附臭 [ fù chòu ]
犹逐臭。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竟或暴露其‘无知’,仅知如蝇之附臭,汩没民族的个性,戕贼他的个我,去附庸所谓‘…
六义附庸 [ liù yì fù yōng ]
谓赋。古人认为赋这种文体乃《诗经》“六义”中“赋”的流衍,故以“附庸”相喻。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
庸夫 [ yōng fū ]
平庸的人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靖谮庸回 [ jìng zèn yōng huí ]
靖谮庸回(靖譖庸回) 同“ 靖言庸违 ”。《左传·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譖庸回。” 杜预 注:“靖,安也;庸,…
溢炽 [ yì chì ]
水满火炽。形容旺盛。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国德溢炽,莫有宣褒,使圣国 大汉 有庸庸之名。”